
道教謂兩眉之間的部位為守寸。《黃庭内景經·靈台》“洞戶紫極靈門戶” 唐 梁丘子 注引《大洞經》:“兩眉直上卻入三分為守寸。”
“守寸”是道教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人體兩眉之間的部位。根據《黃庭内景經·靈台》的記載,唐代梁丘子注引《大洞經》描述其位置為:“兩眉直上卻入三分為守寸”,即從兩眉正中向上延伸三分處。
在道教修煉體系中,身體特定部位常被賦予特殊含義。守寸可能與内觀、冥想等修煉實踐相關,作為氣機運行或精神集中的關鍵點,但具體功能需結合更多典籍進一步考證。
該詞主要見于《黃庭内景經》及唐代注釋文獻,屬于道教内丹術的專有名詞。
《守寸》是一個古代漢字,它可以指代"保持尺寸不變"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宀"和"寸"。
《守寸》的第一個部首是"宀",表示屋頂的形狀。第二個部首是"寸",表示長度單位"寸",由3個橫筆畫組成。
《守寸》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古代用來衡量房屋長度和尺寸的标準。它的繁體形式為"守寸"。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時候會有一些變化。《守寸》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結構是一樣的。
1. 他嚴格守寸,确保房屋建造的尺寸準确無誤。
2. 我們應該守寸,不要亂改設計圖紙。
守寸能力、守寸精确、守寸标準
守尺寸、保持尺寸、維持尺寸
變寸、改寸、調整尺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