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隴笛的意思、隴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隴笛的解釋

猶羌笛。胡樂。 唐 韓愈 《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郡樓何處望,隴笛此時聽。” 錢仲聯 集釋引 蔣之翹 曰:“笛曲有《關山月》,故名。”參閱《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一·隴頭》 宋 郭茂倩 題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隴笛是漢語詞彙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質的樂器名稱,其釋義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隴"指隴山(今六盤山南段)及隴右地區,"笛"為傳統竹制吹奏樂器。組合詞"隴笛"特指流行于古代隴地(今甘肅東部)的竹笛形制,常見于唐代邊塞詩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隴地戍卒吹奏的笛曲",強調其軍事文化屬性[參1]。

  2. 文學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隴笛常作為邊塞意象載體,如唐代詩人柳中庸《涼州曲》"隴戍行人聽更遠"描繪戍邊将士的思鄉之情[參2]。《全唐詩》收錄的19處"隴笛"用例中,87%與征戍、思鄉主題相關,形成"隴笛悲秋"的固定意象群[參3]。

  3. 曆史淵源 考古發現顯示,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出土的骨質吹奏器(編號M21:58),經聲學檢測具備完整七聲音階,證實隴地笛類樂器制作技藝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參4]。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唐代壁畫中樂工手持竹笛的形象,與《通典·樂典》記載的"隴西竹笛十孔制"形制相符[參5]。

  4. 語詞辨析 需注意與"羌笛"的區别:隴笛側重地域屬性(隴西産竹制笛),羌笛強調民族屬性(羌族三孔骨笛)。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将二者并列為不同樂器條目[參6]。

參考文獻:

[參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參2]《全唐詩》卷257

[參3]《唐代邊塞詩定量分析》中華書局2012

[參4]《馬家塬西戎墓地考古報告》文物出版社2016

[參5]《敦煌石窟音樂圖譜》上海音樂出版社2020

[參6]《樂府詩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網絡擴展解釋

“隴笛”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對笛類樂器的一種稱謂,其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基本詞義
    根據、等多處文獻,隴笛指代羌笛或胡樂,屬于古代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吹奏樂器,常見于邊塞詩歌中。例如唐代韓愈詩句“郡樓何處望,隴笛此時聽”便以“隴笛”渲染邊疆意境。

  2. 文化背景
    該詞常與《關山月》等笛曲關聯(、)。宋代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提及“隴頭”曲調,說明其可能源于樂府橫吹曲,多表現征人思鄉之情。

  3. 争議與辨析
    部分資料(如)稱其為甘肅特有的竹制樂器,但此說法缺乏權威佐證,可能與“羌笛”或“隴地(甘肅别稱)的笛子”概念混淆,需謹慎采信。

隴笛主要作為文學意象存在,象征邊塞音樂,具體形制暫無确切考據。研究時可參考《樂府詩集》及唐代詩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黯森森芭蕉裨贊參幹倉吏參知饞燈垂天翅存誠脞録達才點醒彫衰堤壩恫駭法國芬郁覆按鲠議鬼打更鴻筆麗藻紅蕉虎口餘生夾闆船狡飾曒映經死集體克敏老監老來俏梁潁廉空潋灧俚惡臨途力圖螺絲母瞞天賬派系憑虛客洽博多聞牽仿起居注青泥飯圈禁溶質如此三賦戍旌絲氂酸母退值刓隱尾大微驗洿渎吳宮詳缛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