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李的意思、道傍李的詳細解釋
道傍李的解釋
同“ 道邊苦李 ”。 宋 範成大 《次韻葛伯山贍軍贈别韻》:“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 明 劉基 《四月二十日郊外遊得水字》詩:“吾輩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網絡擴展解釋
“道傍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路邊無人采摘的李子,比喻被人忽視、不被重視的人或事物。該詞源自《世說新語》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典故:王戎幼時見路邊李樹果實累累卻無人采摘,推斷李子必苦,後引申為對無用之物的隱喻。
二、詳細解析
- 字面構成
- 道:路邊;傍:靠近;李:李樹。字面指“路旁的李樹”。
- 深層寓意
因李樹長在路邊,若果實甜美早被路人摘盡,而未被摘取的必為苦李。故以此比喻看似普通卻實際無用之物,或被社會邊緣化的人。
三、用法與例句
- 用法:多用于文學或議論中,表達對事物價值的判斷或對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 古籍例證
- 宋·範成大:“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
- 明·劉基:“吾輩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四、相關成語
與“道邊苦李”同義,均出自同一典故。二者可互換使用,但“道傍李”更側重地理位置的邊緣性,而“苦李”更強調事物本身的缺陷。
該成語通過自然現象隱喻社會現象,常用于批判性語境,提醒人們關注被忽視事物的内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傍李
道傍李(dào bāng l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道路旁邊的李樹,比喻不被人重視的事物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傍李的拆分部首是辵(辶)和木,分别表示走和木頭。它總共由13個筆畫組成,分别是辵(辶)一畫,日四畫,木四畫,李四畫。
來源
《左傳·僖公三十一年》記載了這個成語的出處:“惠公封賞,不可度量。高季得币,惠公問之,曰:‘子知李乎?李樹也,以其子封,以爾貌秀也。子知道乎?道也。’”意為齊王問高季:“你知道道傍李嗎?李是一種樹,因為它的兒子李封侯,所以你有漂亮的外表。你知道路嗎?就是道。”這就是道傍李成語最早的出處。
繁體
道傍李在繁體中寫作道旁李,拆分部首和筆畫依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道傍李的“傍”字可以寫作“旁”。傍的本義是指人站在另一個人的旁邊,後來引申為在邊上、近旁的意思。
例句
1. 小明的學習成績一直道傍李,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努力。
2. 這個村莊的道傍李樹引來了很多遊客,原本不起眼的景點變得很受歡迎。
組詞
道傍李的“道”字可以和其他字組成不同的詞語,如道德、道路、道義等。
近義詞
道傍李的近義詞有默默無聞、無名之輩、庸庸碌碌等,它們都有強調不起眼、不被人重視的意思。
反義詞
道傍李的反義詞有獨領風騷、領袖人物、備受矚目等,它們都有強調引人注目、備受關注的意思。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