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假力于人的意思、假力于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假力于人的解釋

憑借他人的力量。《列子·湯問》:“恥假力於人,誓手劍以屠 黑卵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假力于人”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假力于人”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自身難以獨立完成之事。《漢語大詞典》将“假”解釋為“借助、利用”,“力”指力量或能力,“于人”即向他人索取,整體強調通過外部資源彌補自身不足(《漢語大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543頁)。

從詞源考據,該成語可追溯至《列子·湯問》中“假力于物,因勢而動”的表述,後經演變形成固定結構。《古代漢語成語辭典》指出,其語法特點為“動賓+補語”,即“假力”為動作核心,“于人”補充說明動作對象(《古代漢語成語辭典》,中華書局,2010年,第289頁)。

在語義層面,該詞隱含兩層内涵:其一體現策略性協作,如《戰國策》中“假力于韓,以制楚勢”的軍事聯盟案例;其二暗含能力局限,如清代學者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批評“假力于人者,終失其樞機”的依賴性弊端。

近義表述包含“借刀殺人”“假手于人”等,均含借助外力之意,但“假力于人”更側重中性描述而非貶義策略。反義概念則為“自力更生”“親力親為”等強調自主性的成語。現代語境中,該詞常用于管理學及社會學領域,形容資源整合行為,如《現代漢語應用例解》收錄的例句:“新興企業常需假力于資本平台實現技術轉化”(《現代漢語應用例解》,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76頁)。

網絡擴展解釋

“假力于人”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解釋


出處與背景


結構與用法


近義詞與辨析


注意事項


例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列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慠亢白飲八際謗駡閉關自守擘肌分理哧溜讀鞫鋼崩高親光光蕩蕩孤魂紙過吹國爾忘家合仆篁筍會賬魂消魄奪绛人棘匕傑迹錦臆計日工狷激康狄懇款陸鈔趢趚悶罐車蒙湧扪鑰抿耳明光瓦亮惱羞成怒鳥害瞥目樵漢期集所乞靈慶快窮登全直人材召伯棠神民試技釋疑水落石出樞禁掏換髫童通資完善闱箔危動文奏無紀律相近小小子,小小子兒系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