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生的意思、安期生的詳細解釋
安期生的解釋
亦稱“ 安期 ”。亦稱“ 安其生 ”。仙人名。 秦 、 漢 間 齊 人,一說 琅琊 阜鄉 人。傳說他曾從 河上丈人 習 黃帝 、 老子 之說,賣藥 東海 邊。 秦始皇 東遊,與語三日夜,賜金璧數千萬,皆置之 阜鄉 亭而去,留書及赤玉舄一雙為報。後 始皇 遣使入海求之,未至 蓬萊山 ,遇風波而返。一說,生平與 蒯通 友善,嘗以策幹 項羽 ,未能用。後之方士、道家因謂其為居海上之神仙。事見《史記·樂毅列傳》、 漢 劉向 《列仙傳》等。《史記·封禅書》:“ 安期生 僊者,通 蓬萊 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漢書·蒯通傳》:“ 通 善 齊 人 安其生 , 安其生 嘗幹 項羽 , 羽 不能用其策。而 項羽 欲封此兩人,兩人卒不肯受。” 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年非 安期 、 彭祖 多歷之壽,目不接見神仙,耳不獨聞異説,何以知長生之可獲,養性之有徵哉!” 宋 陸遊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鲸。” 明 高啟 《贈李外史》詩:“我聞 安期 古策士,親見 楚 漢 争雌雄。” 清 孫枝蔚 《列仙詩》:“ 霸王 虛有重瞳子,那識 安期 是異人。”
詞語分解
- 安的解釋 安 ā 平靜,穩定:安定。安心。安甯。安穩。安閑。安身立命。安邦定國。 使平靜,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撫。 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安期生”的詳細解釋可從曆史傳說和成語含義兩方面展開:
一、曆史人物與傳說
安期生是秦末漢初傳說中的仙人,主要記載見于《史記》《列仙傳》等文獻。其身份特征包括:
- 出身與活動:一說為齊地琅琊阜鄉人,曾在東海邊賣藥,師從河上丈人學習黃老學說。
- 與秦始皇的淵源:秦始皇東遊時與其交談三日夜,賜予金璧,但安期生留下赤玉舄(一種玉鞋)後遁迹。秦始皇遣使尋其蹤迹未果,因海上風波折返。
- 方士形象:後世道家将其塑造為海上神仙,傳說他食巨棗如瓜,居蓬萊仙島。
二、成語寓意
成語“安期生”比喻懷才不顯或消極避世的行為,常用于描述以下特質:
- 才能隱晦:具備才智卻不願施展,如《史記》提及他曾向項羽獻策未被采納。
- 超脫世俗:傳說中他拒絕名利,選擇隱居修仙,成為淡泊人生的象征。
三、文化影響
安期生形象對後世文學和道教影響深遠,李白詩句“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即引此典故,而方士文化亦将其奉為求仙問道的典型代表。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記載與文學引申,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樂毅列傳》《列仙傳》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期生(ān qī shēng)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安(宀+女,6畫)、期(月+其,12畫)、生(生,5畫)。
《安期生》這個詞源于古代詩人陸遊的《陶庵夢憶》中的一句詩:“安期是我伴,生死與共親。”這句詩用來形容與親近的人一起共度生死。後來,人們将這句意境深遠的詩句作為詞語使用,表達與親朋好友共同度過所有時刻的關系。
由于《陶庵夢憶》寫于明代,所以《安期生》這個詞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然而,在現代漢字書寫中,一般所用的是現代标準字體。
以下是一個關于《安期生》的例句:“他們是真正的安期生,每個人都義無反顧地站在一起。”
組詞中使用《安期生》這個詞時,可以加上一些修飾詞來增強表達效果,例如:“深情安期生”、“真摯的安期生”。
與《安期生》相關的近義詞有:親密無間、知己好友、共命運之人等。這些詞語用來形容與某人關系密切的人,具有類似的含義。
反義詞方面,沒有一個詞可以與《安期生》完全相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