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學論的意思、大教學論的詳細解釋
大教學論的解釋
副題為《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普遍的藝術》。捷克誇美紐斯著。1632年出版。共三十三章。反對封建的、經院主義的教育,系統闡述適應新興資産階級要求的教育觀點,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徑。提出教學必須“遵循自然”,并論證教學的“簡易性”、“徹底性”、“簡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則。為近代最早的有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詞語分解
- 大教的解釋 .重要的教導和訓戒。《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尊稱别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 論的解釋 論 (論) ù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論辯。論據。論者。議論。讨論。辯論。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學說,有系統的主張:系統論。 看待:一概而論。 衡量
網絡擴展解釋
《大教學論》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揚·阿姆斯·誇美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于1632年撰寫的教育學著作,被認為是近代教育學獨立學科的開端,也是系統教學理論形成的重要标志。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和意義:
一、核心主張
-
教育目的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普遍藝術”,強調教育應普及化,主張所有兒童(無論性别、貧富)都應接受教育。
-
教學原則
- 自然適應性原則:教育需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適應年齡特征。
- 直觀性原則:通過感官直接感知事物進行學習。
- 量力性原則:教學内容應與學生能力相匹配。
- 系統性原則:強調教學的循序漸進和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
教育制度創新
- 首次系統論證班級授課制,提出統一學制(如劃分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個階段)。
- 制定課程設置标準和教科書編寫原則。
二、曆史地位與影響
- 學科奠基:标志着教育學從哲學中獨立,成為系統學科。
- 實踐指導:提出的教學原則(如直觀性、班級授課制)至今仍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方法。
- 教育平等思想:倡導普及教育和男女平等受教育權,為現代全民教育奠定理論基礎。
三、補充說明
《大教學論》還涉及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内容,主張通過溫和引導而非強制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其思想對後世教育家(如赫爾巴特、杜威)産生了深遠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著作細節,可參考誇美紐斯原著或權威教育學文獻(如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教學論(Dà jiàoxué lùn)是一本經典教育學著作。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各個方面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大(人、人立、大字旁、一撇):大教學論中的“大”字意為廣泛、普遍。
- 教(百、耳、曰、一撇丶):教字的部首是教字底部的部分。它表示教育、教導。
- 學(子、丿、尺):學字的部首是右上角的一部分,它表示學習、知識。
來源:
大教學論最早出現于明代朱熹的《大學中庸章句集注》中。在那之後,這個詞逐漸被用來指代一種關于教學的理論體系。
繁體:
大教學論(Dà jiàoxué lùn)是大教學論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大教學論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 大教學論系統地闡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 我正在研究大教學論的教育理念,以改進我的教學實踐。
組詞:
- 大學教學論
- 教學論文
- 教學論壇
近義詞:
- 教學理論
- 教育論文
- 教學研究
反義詞:
- 小教學論
- 非教學論
- 學生觀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