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屍祿素餐 ”。
“屍祿素飡”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指空食俸祿而不履行職責,形容占着職位卻不做事、無所作為的狀态。該詞帶有貶義,常用于批評官員或職場中不履職的行為。
2. 結構與發音
3.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至公》:“久踐高位,妨群賢路,屍祿素飡,貪欲無厭。”,通過曆史典故強調對失職行為的批判。
4. 用法與示例
5. 近義與反義
注意:該成語因含“屍”字,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注意語境是否適宜。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苑》原文。
屍祿素飡是一個中文詞彙,主要由四個部首組成:屍、祿、素和飡。其中,屍是表示人體的意思,祿是指官財、福祿的意思,素是指白色、純淨的意思,飡是指用飯、吃飯的意思。
屍祿素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現代漢字中并沒有常見的使用。這個詞在傳統文化中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吃的非常簡單或貧窮,意味着他隻能吃一些素食或不太可口的食物。
在繁體中文中,屍祿素飡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一緻。
在古代漢字中,對于屍祿素飡的寫法有所不同。屍的古代寫法是“屍”,祿的古代寫法是“祿”,素的古代寫法是“梀”,飡的古代寫法是“飧”。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很少使用了。
以下是一些關于屍祿素飡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屍祿素飡是一個能夠描述生活狀态的詞彙,它強調簡樸和節儉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表達了對自我滿足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