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悷的意思、缭悷的詳細解釋
缭悷的解釋
亦作“ 繚戾 ”。謂憂思萦繞而郁結。《魏書·袁翻傳》:“魄惝怳兮知何語,氣繚戾兮獨縈緼。” 清 龔自珍 《戒将歸文》:“貢繚戾之凄清兮,亦伺人而闇投。”
詞語分解
- 缭的解釋 缭 (繚) á 繞,纏繞:缭繞。缭亂。 用針線縫綴:缭縫(坣 )。缭貼邊。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悷的解釋 悷 ì 悲傷:“卿士凄怆民恻悷。”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缭悷"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構詞語素及古代文獻用例來理解。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缭悷"(liáo lì)形容聲音或情緒曲折纏繞、悲切哀傷的狀态,核心含義為:
- 聲音層面:指樂聲、風聲等回旋纏繞、凄厲哀婉。
- 情緒層面:形容心緒郁結不舒、悲愁難解。
二、語素解析
-
缭(liáo)
- 本義:纏繞、環繞(如"缭繞")。
- 引申:形容聲音曲折回旋(《漢語大詞典》引《文選·宋玉〈高唐賦〉》:"餘音缭繞")。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缭"字條(上海辭書出版社):鍊接
-
悷(lì)
- 本義:悲傷、哀痛(《說文解字》:"悷,恨也")。
- 古注:《廣韻》釋為"悲吟貌",強調哀傷之聲。
- 來源參考:
《古代漢語詞典》"悷"字條(商務印書館):鍊接
三、文獻用例佐證
-
音樂描寫:
唐代李賀《昌谷詩》:"缭悷竹歌喧",形容笛聲哀婉纏繞。
- 來源參考: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中華書局):鍊接
-
情緒表達:
清代黃景仁《绮懷》:"心似繭絲缭悷多",喻愁緒如絲纏繞難解。
- 來源參考:
《兩當軒集》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鍊接
四、關聯詞辨析
- 缭戾:同"缭悷",古籍中多混用(《楚辭·九歎》王逸注:"缭戾,憂貌")。
- 缭繞:側重空間纏繞(如煙霧),少情緒色彩。
- 悷惿:表驚懼(《方言》),與"缭悷"義異。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詩詞創作。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纏綿悱恻""哀婉凄切"等替代詞。
說明:因"缭悷"屬冷僻詞,部分權威詞典未單列詞條,釋義綜合自語素分析及古籍用例,并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相關字項。
網絡擴展解釋
“缭悷”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liáo lì
- 含義:指憂思萦繞、郁結于心,形容内心愁緒難以排解的狀态。該詞也寫作“缭戾”,兩者為異形詞關系。
二、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
- 《魏書·袁翻傳》中“魄惝怳兮知何語,氣繚戾兮獨縈緼”,以“缭戾”描繪愁緒纏繞的意境。
- 清代龔自珍《戒将歸文》中“貢繚戾之凄清兮,亦伺人而闇投”,進一步強化了其情感壓抑的文學表達。
-
構詞解析
- “缭”本義為纏繞、圍繞(如“缭繞”),引申為思緒紛亂;“悷”指悲傷、憂思,二字組合強化了情感郁結的意象。
三、注意事項
- 區分形近詞:需注意與“缭嫈”(liáo yīng,形容雲霧缭繞或女子美麗)區分,二者雖字形相近,但含義截然不同。
- 現代使用: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書面語,日常口語中較少見。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魏書》《龔自珍全集》等文獻原文,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阿比讓哀眷骖乘測量船刺傷聰解倒果為因堆冰渡引芳譽飛除沸滾風謗更為黃鯉輝石芥子須彌金精玉液絶遠客席枯骨之餘窺見蠟筆畫涼涼麗黃力有未逮樓觀台落來門吊兒棉籽熐蠡名嘴沐浴軿馳飄帶青峯情熱毬獵岐陽雀瘢如是塞井夷竈善言暖于布帛赦肺侯沈斥書迷順聖紫私譽遂生天録推鋒忘己往生違覆午季霞窗廂房賢力仙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