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美的帶子。 唐 姚崇 《執鏡誡》:“秦樓明鏡,鑒有餘暉。色自凝曉,光能洞微。飾以鞶組,匣以珠璣。”
“鞶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精美的裝飾性帶子。以下是具體解釋:
基本含義
“鞶組”指用絲、錦等材料制作的精美帶子,常用于衣物、器物(如鏡子)的裝飾。其中:
文獻例證
唐代姚崇在《執鏡誡》中提到:“飾以鞶組,匣以珠璣。” 這裡“鞶組”指鏡匣上用作裝飾的華麗帶子,與珠寶相配,突顯器物貴重。
使用場景
該詞多出現于古代詩文或器物描述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屬于曆史文化相關術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典章文獻中的用例。
《鞶組》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鞶帶兩頭系在獸皮上的扣帶。鞶帶一般由動物的尾巴皮制成,是古代服飾中常見的一種裝飾物。
《鞶組》的拆分部首是革字旁,拆分後的部首及筆畫為:革(139)+ 北(22)+ 冖(14)。
《鞶組》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複雜,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爾雅·釋衣》中。由于曆史演變,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繁體字為「韝組」,在古代的記載中也有「鞶福」等變體。
1. 他身上挂着一塊用鞶組制成的鱗甲。
2. 那位古代将軍留下來的铠甲上鑲嵌着華麗的鞶組。
鞶組合:指将多個鞶帶組合在一起使用。
鞶帶:指用獸皮制成的帶狀物。
鞶衣:指用鞶帶裝飾的衣物。
鞶帶、韝組
普通帶子、綁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