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禮堂的意思、禮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禮堂的解釋

[auditorium; assembly hall] 舉行典禮或集會的廳堂

詳細解釋

(1).古代習禮的講堂。《後漢書·鄭玄傳》:“末所憤憤者,徒以亡親墳壟未成,所好羣書率皆腐敝,不得於禮堂寫定,傳於其人。”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别傳》雲:‘ 北海 有 玄 儒林講堂。’”

(2).孝堂,守喪之堂。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友悌》:“ 馮元常 闔門孝友,天下無比,或居兄弟服制,晝則從事,夜則盡會禮堂。” 清 馮桂芬 《程楞香中丞六十壽序》:“初 蘇郡 戒嚴,先生以禮堂被詔團練於鄉,及是 上海 平,郡中安堵,會先生服除,召還朝。”

(3).舉行典禮或集會的廳堂。《新唐書·西域傳下·大食》:“有禮堂容數百人,率七日,王高坐為下説曰:‘死敵者生天上,殺敵受福。’” 沙汀 《選災》:“他喘息着,一面靜靜觀望那些聚集在禮堂空地上的選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禮堂的詳細釋義(漢語詞典角度)

一、基本釋義

“禮堂”指專門用于舉行大型集會、典禮、報告或文藝演出等活動的公共建築或場所。其核心功能是為人群提供聚集空間,滿足儀式性、教育性或娛樂性活動的場地需求。例如:“學校禮堂正在舉行畢業典禮。”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功能特征

  1. 空間設計:通常配備舞台、固定座椅、音響及燈光設備,容納人數從百人到數千人不等。
  2. 使用場景:常見于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用于開學典禮、表彰大會、學術報告、文藝彙演等正式活動。

四、文化與社會意義

作為公共文化空間,禮堂承載集體記憶與社會儀式感,是組織性活動的标志性場所。例如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既是政治議事空間,也象征國家形象。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92頁。ISBN 978-7-100-12450-8。

    定義:“供開會或舉行典禮用的大廳。”

  2.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第7卷第1048頁。

    釋義:“舉行典禮或集會的廳堂。”

  3. 《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

    劉緻平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

    分析禮堂建築形制與社會功能(第四章:公共建築)。

  4. 《中國禮儀制度研究》

    楊志剛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闡釋禮堂作為現代禮儀載體的文化意義(第六章:空間與禮儀)。

網絡擴展解釋

禮堂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禮堂指用于集會、典禮或文化活動的廳堂,核心功能包括舉辦會議、慶典及文藝演出。該詞源自古代漢語,最初指習禮的講堂(《後漢書·鄭玄傳》記載“不得於禮堂寫定”),後演變為兼具守喪、祭祀功能的場所(如唐代馮元常“夜則盡會禮堂”守孝的記載)。

二、功能演變

  1. 古代用途
    • 漢代:儒家學者講學、校勘典籍的場所
    • 唐代:兼具孝堂功能,供守喪期間家族集會
  2. 現代功能
    • 會議中心:承辦政務會議、學術報告等
    • 文化活動:舉辦戲劇、音樂會、電影放映等
    • 慶典場所:常見于學校畢業典禮、企業年會等場景

三、建築特征

現代禮堂設計通常包含舞台、觀衆席、音響燈光系統,部分大型禮堂可容納數千人。例如邵逸農拍攝的全國禮堂影像顯示,從延安到福建等地,禮堂建築風格隨時代變遷呈現不同特色。

四、同義詞辨析

可通過等來源獲取更完整曆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唵诨陛賀撥給補紉查詢楚嬌出圹初稅畝跐蹬大搖大擺遞步哨丢丑端亮發蒙解惑奉天大鼓鳳尾花幹賞艮域官學骨豽顧嘴含煦橫蒙何氏三高灰糞禍從口出,患從口入假作絜身金錯書久經世故倨見開洩刻爛鍊石補天林杞之下慮憶麥饧馬吏朦瞽磨穿鐵硯農禾拍戶蟠據固結乾裂日麗風清掃搭搔首弄姿深醇始末緣由水港束心鎖試曈曚王家萬死猶輕衛生院無稱五虎将無氣歇下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