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礦樸的意思、礦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礦樸的解釋

未經熔煉的金屬。指礦石。 唐 劉禹錫 《獻權舍人書》:“猶夫礦樸納於鎔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礦樸(kuàng pǔ)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構詞角度解析。

  1. 字義解析

    “礦”指未經冶煉的金屬原石,《說文解字》釋為“銅鐵樸石也”,《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蘊藏在地層中可供開采利用的物質”。

    “樸”在古漢語中通“璞”,指未經雕琢的玉石原料,《廣雅》記載“璞,玉未治也”。

    二字連用,構成“礦樸”一詞,字面可理解為“未經加工的原礦石料”或“自然狀态下的礦物原料”。

  2. 文獻用例

    該詞可見于古代文獻及近現代地質學著作。例如清代《天工開物》中提及“凡銀礦樸入爐”描述銀礦初采狀态;現代地質學家章鴻钊在《石雅》中亦用此詞指代原始礦石形态。

  3. 引申内涵

    在文學語境中,“礦樸”常被賦予象征意義,用以比喻事物原始質樸的狀态,如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以“猶礦樸之待冶”喻指人才需經培養方能成器。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等權威辭書,及中國科學院地質學文獻庫收錄的專業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

“礦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記載,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礦樸”指未經熔煉的金屬或礦石,即天然狀态的礦物。這一解釋來源于唐代劉禹錫的《獻權舍人書》:“猶夫礦樸納於鎔範”,意為礦石需經過熔煉才能成器。

2.詞源與用法

3.擴展說明

4.注意

部分網絡解釋(如)将其引申為“品德樸實、堅貞不屈”,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用或衍生義。

“礦樸”原指未加工的礦石,後多用于比喻事物原始、未經雕琢的狀态。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古典文獻理解,避免與衍生義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白民國稱疾撐天柱地垂枝楚人騷疵短村部打定登進笃睦耳聒子鳳铎風榭風綴工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豪人宏簡活着矯激姬伯酒功玃猿局勇愧慄騉蹄淩奪亂營掄眉豎目眉飛目舞懜懂能者為師怒目橫眉盤纏帔服佩離麡狼輕身重義紉縫僧寶省風生魂蛇蠍心腸祏室抒溷水遞夫四參竦耳聳神歲市銅爵通窮突過托派突增頑提委利現代十六家小品逍遙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