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randmother]∶祖母。敬稱老年婦人
(2) [mother-in-law]∶稱丈夫的母親
(1).祖母。對老年婦人的敬稱。《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折楊柳枝歌二》:“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南史·齊紀下·郁林王》:“帝謂 豫章王 妃 庾氏 (帝之叔祖母)曰:‘阿婆,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一:“ 鹹亨 以後,人皆雲:‘莫浪語,阿婆嗔,三叔聞時笑殺6*人。’後果 則天 即位,至 孝和 嗣之。阿婆者, 則天 也;三叔者, 孝和 為第三也。” 元 揭傒斯 《夢兩雛》詩:“雨聲斷道風驚屋,阿婆獨抱諸孫哭。” 清 趙翼 《相逢》詩:“老去佳人思昔面,怕聽人喚阿婆聲。”
(2).稱丈夫的母親。《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其妻不知夫在已不?來孝養勤心,出亦當奴,入亦當婢,冬中忍寒,夏中忍熱,桑蠶織絡,以事阿婆,晝夜懃心,無時蹔捨。” 元 迺賢 《新鄉媪》詩:“數來三日當大年,阿婆墳上無紙錢。”
(3).丈夫對老年妻子的昵稱。《敦煌變文集·無常經講經文》:“日晚且須歸去,阿婆屋裡乾嗔。”《水浒傳》第四五回:“﹝婦人﹞卻教 潘公 對 楊雄 説道:‘我的阿婆臨死時,孩兒許下血盆經懺願心在這 報恩寺 中,我明日和孩兒去那裡證盟酬了便回。’”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浄笑介]阿公有得吃。[外]阿婆,這是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4).自稱的謙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 薛監 ,晚年厄於宦途,嘗策羸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 逢 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 逢 囅然,即遣一介語之曰:‘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塗西抹來。’”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 唐 人自稱阿婆,婆,即僕字轉音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阿婆漢語 快速查詢。
“阿婆”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和方言中含義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尊稱老年婦女
在通用漢語中,“阿婆”是對老年婦女的尊稱,帶有親切和敬重的語氣。例如:“經鄰居一再安慰,六神無主的阿婆才逐漸鎮定下來”。這一用法在曆史文獻中也有體現,如《樂府詩集》中的“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
親屬稱謂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具體用法或曆史典故,可查閱《漢典》《樂府詩集》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