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死善道的意思、守死善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死善道的解釋

指以生命保全道的完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死善道”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以生命守護并保全正确的道義或學說,強調對信仰和道德準則的堅定維護。

二、核心解析

  1. 出處與原文
    出自《論語·泰伯》:“笃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 “守死”:誓死堅守,體現不惜犧牲生命的決心;
    • “善道”:指正确的道義或學說,如儒家推崇的仁義之道。
  2. 深層含義

    • 強調對信仰的忠誠與道德的純粹性,即使在危難中也不妥協;
    • 常用來形容堅持原則、不畏強權的精神品格,如《舊唐書》中褚遂良等人被評價為“守死善道”的典範。

三、應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該成語常與“笃信好學”連用,強調“信仰”與“實踐”的結合。其反義概念可參考“見利忘義”“隨波逐流”等。

如需具體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分析,可進一步查看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死善道的意思

《守死善道》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守、死、善、和道。守指堅守、保持,死指停止、終止,善指善良、美好,道指道德、準則。結合起來,《守死善道》指的是堅守善良的道德準則,即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堅守正道。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死善道》的三個字的部首分别為宀、夕、口,宀意為宮殿、住宅,夕意為夜晚、日落,口意為口器、說話。根據筆畫,守有6畫,死有4畫,善有12畫,道有11畫。

來源和繁體

《守死善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強調人們在生活中應該堅守道德準則,做到善良正直。它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道德信仰和生命意義的重視。

在繁體字中,守死善道的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守”在古代寫作“宀寸攵”,“死”在古代寫作“亠歹”或“歺”,“善”在古代寫作“田罙厶口”,“道”在古代寫作“從辶首”或“辵”。

例句

1. 他在臨終之際依然守死善道,不忘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2. 那位老人一生都在追求守死善道,為人們樹立了榜樣。

組詞

守心(守護心靈)、死氣沉沉、善舉(善良的行為)、道德準則

近義詞

守道、守紀、守正

反義詞

不守道、背道而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