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ther] 兄弟的代稱
兄弟孔懷。——《詩·小雅·常棣》
原謂甚相思念。《詩·小雅·常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鄭玄 箋:“維兄弟之親,甚相思念。”《隸釋·漢慎令劉修碑》:“ 建寧 四年五月甲戌卒,二弟 龍 純 ,攣哀孔懷。”後用為兄弟的代稱。《三國志·魏志·管辂傳》“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傳>叙》:“ 辰 不以闇淺,得因孔懷之親,數與 輅 有所諮論。” 管辰 , 管辂 之弟。《晉書·熊遠傳》:“ 堯 取 舜 于仄陋, 舜 拔賢于巖穴, 姬公 不曲繩于天倫, 叔向 不虧法于孔懷。”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 陸機 《與長沙顧母書》述從祖弟 士璜 死,乃言‘痛心拔腦,有如孔懷’。心既痛矣,即為甚思,何故言有如也?觀其此意,當謂親兄弟為孔懷。”
“孔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演變過程如下:
“孔懷”原指兄弟之間深切的思念之情,後逐漸演變為兄弟的代稱。該詞出自《詩經·小雅·常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鄭玄箋注稱:“維兄弟之親,甚相思念。”
構詞
語義演變
最初強調兄弟間深厚的情感聯繫,後因《詩經》的經典化,逐漸固定為兄弟關系的代稱。例如漢代碑文《慎令劉修碑》中“攣哀孔懷”,即用此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孔懷”可表示“心胸寬廣”,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讀。主流釋義仍以“兄弟之情”為核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義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詩經》注疏等權威文獻。
《孔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心裡寬廣,胸懷寬闊,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見識。一個孔懷的人不拘泥于個人的利益,能夠包容他人的觀點和想法。
《孔懷》的部首是“子”和“心”,其中“子”作為部首位于上方。
《孔懷》的總共有12畫。
《孔懷》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論語》。《論語·為政》中有一句話:“君子懷德。”在這句話中,“懷德”可以理解為思考和擁有高尚品德的思想。
《孔懷》的繁體字是「孔懷」。
在古代寫作《孔懷》時,使用的是篆書字體。篆書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它的字形有别于今天的楷書。《孔懷》在篆書中的字形也有所不同,但仍然可以清晰辨認。
1. 他是一個孔懷的人,總是樂于幫助别人。
2. 這個國家重視培養孔懷之士,倡導内外兼修。
1. 孔懷之人
2. 孔懷胸襟
3. 孔懷天下
胸懷廣闊、心胸寬廣、豁達大度
狹隘小氣、狹窄心胸、心胸狹窄、心胸狹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