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藴請火的意思、束藴請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藴請火的解釋

見“ 束緼請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藴請火是一個源自古代寓言的成語,字面意為“捆紮亂麻去借火”,深層指處理問題方法不當,反而招緻麻煩或誤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捆紮、包裹之意,如“束發”“束縛”。

  2. 蘊(通“藴”)

    指亂麻、雜草等易燃雜物。

  3. 請火

    借火、求取火種。


二、成語本義與引申義


三、典故出處與權威釋義

  1. 《韓詩外傳》(西漢·韓嬰)

    “姑曰:‘……乞火于家,婦方束藴請火,去婦之家,以為盜肉。’”

    來源:中華經典古籍庫(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權威辭書)

    釋為:“比喻因方法不當而招緻猜疑”。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6卷,第1203頁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注:“蘊,通‘缊’,亂麻;喻行事不慎反惹嫌疑”。

    來源:商務印書館,2005年修訂版,第512頁


四、現代用法與警示


參考文獻原文摘錄

  1. 《韓詩外傳·卷七》:

    “婦曰:‘……妾竊肉以遺母,使老母受辱于鄰,是妾罪也。’遂呼天而泣,束藴請火于亡肉家,曰:‘昨犬得肉相殺,請火治之。’”

    (注:後世流傳版本有差異,此為核心典故原型)

  2. 《漢語大詞典》釋義:

    “束藴請火:捆紮亂麻以乞火。喻行事不慎,反招猜疑。”

  3. 《列女傳·辯通傳》(東漢·劉向擴展記載):

    “乞火之事,適足彰其過耳。”

    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該成語以“借火焚麻”的意象警示世人,解決問題需注重方法與溝通,避免因行為失當陷入更深的誤解漩渦。其典故與釋義均依托經典文獻,具有明确的語言文化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束藴請火”的正确寫法應為束缊請火(“缊”為正确用字,讀作yùn),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成語來源

出自《漢書·蒯通傳》中的典故:
一位婦人被婆婆誣陷偷肉,鄰居大嬸用一捆麻繩向丢肉的人家借火,謊稱“狗争肉相殺需火煺毛”,使對方意識到錯怪兒媳,最終化解矛盾。


三、用法與寓意

  1. 核心意義:
    • 中性表達:強調借助他人之力解決問題。
    • 褒義延伸:體現巧妙斡旋、化解糾紛的智慧。
  2. 使用場景:
    • 描述求助于人或協調矛盾的行為。
    • 現代可引申為謙遜求知(如“火”象征知識或智慧)。

四、注意要點


如需了解典故全文或更多成語辨析,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兔公琲瓃不幹布路踩草乘白成也蕭何敗蕭何黨校誕譽彫幾東揚西蕩端慧爾虞我詐發生學方法風雨表粉撲兒憤愠孵卵篝車構争晦僞江洲見智見仁姐夫居庸關楷書吏爌炾老虎班六書柳下羅謗鹿馴豕暴呂牙慢客帽帬蒙混過關謀懽南容隦堄千裡客起數權傾天下卻還忍鸷容奸容衆瑞應食必方丈施遺手風琴雙方說三分瑣劣窱袅痛撓佗佗尉氏香輪蕭寂宵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