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如丢掉無用的東西,毫不可惜。語本《孟子·盡心上》:“ 舜 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蹝,後多寫作“屣”。《宋史·汪應辰傳》:“尊號始自 開元 ,罷於 元豐 ,今不當復,況太上視天下如棄敝屣,豈復顧此?”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一:“不料他丢棄教育事業,這樣毫不留戀,竟是如棄敝屣。”
“如棄敝屣”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rú qì bì xǐ,字面意思是“像丢棄破舊的鞋子一樣”,比喻對人或事物毫不珍惜,輕視或隨意抛棄。
字義拆解
出處與典故
源自《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意為舜将放棄天下看作丢棄破鞋般輕松,強調對事物的超然态度。
用法與情感色彩
近義詞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如棄敝屣》成語的意思是指像丢棄舊鞋一樣,不再珍惜敝屣。形容對事物不再重視、不再關心。
《如棄敝屣》中的部首是“彳”(chì),共有6個筆畫。
《如棄敝屣》這個成語首次出現在宋代晁補之的《世說新語》這本書中,用來形容對事物的不再關心和不重視。
《如棄敝屣》的繁體字是「如棄敝屨」
在古時候,「棄」字的寫法是「棄」而非現代的「棄」,「敝」字的寫法是「敝」而非現代的「敗」, 「屣」字的寫法是「屣」而非現代的「屨」。
他對這份工作已經如棄敝屣了,毫無興趣了。
如棄和敝屣無法分開組成其他詞語,因為這個成語是一個固定搭配,整個成語作為一個詞語進行使用。
近義詞:不屑一顧、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反義詞:珍視重視、關注、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