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亡靈所經的路徑。《文選·顔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皇塗昭列,神路幽嚴。” 李善 注:“神路兇飾,故曰幽嚴。”
“神路”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分析:
亡靈路徑
指亡者靈魂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道路,常見于古代文學與祭祀文化。如《文選·顔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中“神路幽嚴”,李善注解為“兇飾”之路。
實體建築
特指明十三陵前的石牌坊及神道建築群,建于1540年,高14米,寬28.86米,雕刻有麒麟、獅子等神獸,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石坊之一。
超凡能力(成語)
由“神”(非凡智慧)與“路”(路徑)組成,形容人的思維或感知能力超越常人,如“神機妙算”。
文學與宗教中的擴展
“神路”既可指實體陵墓神道,也可引申為亡者之路或超凡境界,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若需進一步了解明十三陵建築細節或成語用法,可查閱相關權威來源。
《神路》這個詞意指連接神仙與人間的通道或路徑。它常用來形容神仙降臨人間或人們通向神仙居所的途徑。
《神路》的部首是示(礻)和田(由示田聯成)。
它的筆畫數為11畫。
《神路》是一個古老的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這篇文章中。在其中,神路被描述為一種超凡的通道,讓人們能夠與神仙接觸。
在繁體字中,神路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神路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含義和現代漢字一樣,都指代通往神仙居所的路徑。
1. 他沿着神路一直向上攀登,希望能夠見到那位傳說中的仙人。
2. 這條神路曾被古代仙人用來傳授人間仙法,據說隻有真心修煉的人才能找到它。
1. 神仙:指崇高的存在或通往神仙居所的人。
2. 神通:指超凡的能力或技能。
3. 仙緣:指與神仙結下的因緣或機緣。
4. 仙境:指神話或傳說中的神仙居住地。
近義詞:仙道、仙徑、神道。
反義詞:凡路、人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