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冥頑不靈的意思、冥頑不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冥頑不靈的解釋

愚昧無知而又頑固不化。 唐 韓愈 《祭鳄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明 锺惺 《與高孩之觀察》:“然和盤托出,亦一片婆心婆舌,為此冥頑不靈之人設。” 魯迅 《三閑集·我的态度氣量和年紀》:“這恐怕因為我‘冥頑不靈’,不得已而用之的罷。” 劉半農 《奉答某先生》:“我雖冥頑不靈,亦竊以為過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冥頑不靈”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信息,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示例

四、相關詞彙

五、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祭鳄魚文》原文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冥頑不靈:詞義

《冥頑不靈》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遲鈍、固執,無法理解或接受新的事物或思想。這個成語主要用貶義的方式形容人的思維僵化和頑固不化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冥頑不靈》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冖、丨、灬,共分為6個筆畫。

來源

《冥頑不靈》是由《易經·系辭篇》中的“夫聰明者,小人之隱,見大人而不見小人者也。夫敬信者,大人之隱,見小人而不見大人者也”演變而來。最早引用這個詞的是明代文學家楊慎修的《晉書演義傳》中:“冥頑不靈,不化不悟”。後來人們将其簡化為如今的《冥頑不靈》。

繁體

《冥頑不靈》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為「冥頑不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冥」的古字形為「暝」;「頑」的古字形為「豌」;「靈」的古字形為「靈」。

例句

他長年生活在小山村,對現代科技完全冥頑不靈。

組詞

冥思苦想、頑強不屈、不靈活、遲鈍固執。

近義詞

頑固不化、思維僵化、墨守成規。

反義詞

開明進取、靈活變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