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 carried on a shoulder pole;carrying pole with its load] 一根扁擔加上它兩頭所挑的物品,喻指一個人的責任
撂挑子不幹了
(1).挑夫。 茅盾 《虛驚》:“要是掉了隊,那實在太危險,因此把兩個挑子放在最後。”
(2).擔子。 冰心 《冬兒姑娘》:“她從八6*九歲就會賣雞子……挑着小挑子,跑得比大人還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挑子漢語 快速查詢。
“挑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擔子或扁擔所挑物品
原指用扁擔兩端懸挂的物品組合,如和所述,強調其作為運輸工具的功能。例如:“這個挑子好沉,擔起來小心着點”()。
代指挑夫(搬運工人)
如和提到,可指從事搬運工作的人。例如《負曝閑談》中“雇了個挑子,把行李挑至碼頭”()。
比喻責任或任務
常見于口語表達“撂挑子”,表示放棄職責。例如:“老爺子沒有怨怪司馬想就此撂挑子”(),或“他竟目空一切,叫人不可思議”()。
歇後語與俗語
如“剃頭挑子一頭熱”(),比喻單方面熱情,另一方冷淡的情景,源自舊時理發匠用扁擔挑工具的形象。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挑子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示一種手持工具,用于攜帶或運送物品。具體來說,挑子通常指一個帶有提柄和兩側支撐的器具,常用于挑運重物或攜帶貨物。
挑子的部首是手(扌),它屬于手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0。
據研究,挑子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可追溯到上古漢字。挑字是由手部作為部首,兼具挑扁郕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古代挑子形狀。
挑子的繁體字為挑子。
古代漢字中的挑子寫作挑+子。
1. 他用挑子托着一捆稻草。
2. 她手上拿着個挑子,忙着搬運貨物。
1. 舉挑子
2. 帶挑子
3. 手挑子
4. 搬運挑子
1. 擔架:也是一種攜帶物品的工具。和挑子相似,但擔架通常用于運送傷者。
2. 手推車:也是一種攜帶貨物的工具。和挑子相似,但手推車通常帶有輪子,便于推動。
1. 放下:相對于拿起或挑起物品。
2. 卸載:相對于裝載物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