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排如屏的梅樹。 宋 姜夔 《蔔算子·吏部梅花八詠》詞:“家在 馬城 西,今賦梅屏雪。”自注:“ 馬城 在都城西北,梅屏甚見珍愛。”
“梅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具體如下:
指成排如屏風的梅樹,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觀或園林布局。這一解釋源自宋代姜夔的詞作《蔔算子·吏部梅花八詠》:“家在馬城西,今賦梅屏雪”,其自注提到“馬城在都城西北,梅屏甚見珍愛”。
該詞通過“屏”字形象地表現了梅樹排列的整齊與密集,如同屏風一般,具有觀賞價值。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定義為成語,比喻才華或美德在特定場合中充分展現,如“梅花盛開時屏風上的圖案”。這一解釋将梅花象征的高潔品格與屏風的裝飾功能結合,引申為人在適宜環境中顯露優點。
不過需注意,此用法古典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擴展釋義。
姜夔詞中提到的“梅屏”位于宋代都城西北的馬城,是當時備受文人推崇的景觀。梅花本身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堅韌與孤傲,與屏風結合後更顯雅緻意境。
“梅屏”既可指自然景觀中的梅樹排列,也可作為比喻性表達,但後者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古典文獻中的用法。
梅屏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梅”和“屏”。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梅”字的部首是木,總共有8個筆畫。
“屏”字的部首是屍,總共有12個筆畫。
2. 來源:
“梅屏”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作者曹雪芹運用了寓意深遠的詞語來描繪情感和意境,其中梅屏就是其中之一。
3. 繁體:
在繁體字中,“梅屏”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形狀和字義。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區别。根據我們的研究,古時候“梅屏”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5. 例句:
他站在窗前,眺望着遠處的梅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甯靜與美好的感覺。
6. 組詞:
梅花、梅子、梅林、屏幕、屏風、屏障等。
7. 近義詞:
梅幕、梅棚、梅簾。
8. 反義詞:
梅花開、屏幕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