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龍工衣的省稱。《史記·五帝本紀》“後 瞽叟 又使 舜 穿井” 張守節 正義引《通史》:“ 舜 穿井,又告二女。二女曰:‘去汝裳衣,龍工往。’入井, 瞽叟 與 象 下土實井, 舜 從他井出去也。”
(2).龍官。《文苑英華》卷三五一引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鳥變龍工,鳳書雲紀。”參見“ 龍官 ”。
(3). 龍陽君 之功。謂内媚之功。《宋書·後妃傳·孝武文穆皇後》:“ 王偃 無 仲都 之質,而倮露於北階; 何瑀 闕龍工之姿,而投軀於深井。”參閱《戰國策·魏策四》。
(4).龍戶,船工。 宋 姜夔 《越九歌·越王越調》詞:“洪濤卷地龍工呼,函堅操剡何睢盱,彼茁竹箭楊梅朱。”
“龍工”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個義項:
龍工衣的省稱
指傳說中舜所穿的龍紋衣物。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在躲避父親瞽叟迫害時,曾穿龍工衣從井中脫險。這一解釋多見于古代神話故事,強調衣物的神異性。
龍官
與古代官職相關,可能指代與龍圖騰或帝王象征有關的職位。南朝梁簡文帝《七勵》中“鳥變龍工,鳳書雲紀”即用此意,暗含祥瑞與權力關聯。
龍陽君之功(内媚之功)
源自戰國時期魏國男寵龍陽君的典故,指代以柔媚手段取悅他人的能力。《宋書·後妃傳》中“何瑀闕龍工之姿”即批評缺乏内媚之态。
龍戶、船工
古代對船工的别稱,可能與南方水域以龍為圖騰的族群有關。現代語境中,“龍工”也作為專有名詞出現,如“九龍工業學校”。
注意: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獲取更詳細考據。
龍工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龍和工。
龍工的部首是龍字的“龍”,表示龍類動物;工字的“工”,表示工作、勞動。
龍的筆畫數為五,工的筆畫數為五。
龍工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的傳說和文化中,把龍與工作、勞動聯繫在一起。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征着祥瑞與神秘的力量,而工作與勞動是人類創造和改變世界的方式。
繁體字“龍工”也可以用來表示龍工這個詞。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龍字和工字的基本形态并沒有太大變化。
1. 他是一位真正的龍工,精湛的技藝令人歎為觀止。
2. 我們需要有更多的龍工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龍工與其他詞彙可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龍工廠、龍工作坊、龍工技藝等。
與龍工意義相近的詞彙有:龍匠、龍翼、龍騰等。
與龍工意義相反的詞彙有:鳥工、鷹工、禽工等,表示與龍相對立的動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