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辭的意思、退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辭的解釋

除去;辭去。《後漢書·李固傳》:“ 固 欲令 商 ( 梁商 )先正風化,退辭高滿。”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一:“ 高宗 即位 南京 ,肆赦文有兩本,首尾皆同。如 道君 發德音而罪己,退辭履位之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退辭”是一個相對少用但具有特定含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意義可以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方面進行闡釋:

  1. 字義解析與核心含義:

    • 退: 本義為向後移動,引申為離開、離去、辭去(職務)、謙讓、減退等義。
    • 辭: 本義為訴訟的供詞,引申為言辭、文辭,再引申為告别、推卻、不接受、辭去(職位)等義。
    • “退辭”結合: 二字均有“辭去”、“離開”之意,組合後強調主動辭去職務、職位或某種身份,并離開該位置或環境。其核心在于表達一種主動的、帶有告别性質的離職行為。
  2. 典籍中的用例與權威釋義: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多用于描述官員或士人辭官歸隱、離開朝廷或職位的場景。
    • 例如,在《後漢書·周燮傳》中記載:“(馮良)恥在厮役,因壞車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妻子求索,蹤迹斷絕。後乃見草中有敗車死馬,衣裳腐朽,謂為虎狼盜賊所害,發喪制服。積十許年,乃還鄉裡。志行高整,非禮不動,遇妻子如君臣,鄉黨以為儀表。燮少修孝友,清節厲俗。舉孝廉、賢良方正,特征,皆以疾辭。延光二年,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及南陽馮良,二郡各遣丞掾緻禮。宗族更勸之曰:‘夫修德立行,所以為國。自先世以來,勳寵相承,君獨何為守東岡之陂乎?’燮曰:‘吾既不能隱處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猶顯然不遠父母之國,斯固以滑泥揚波,同其流矣。夫修道者,度其時而動。動而不時,焉得亨乎!’因自載到颍川陽城,遣生送敬,遂退辭而歸。” 這裡,“退辭”生動地描繪了周燮婉拒朝廷征召、辭官歸鄉的行為 。
    • 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對“退辭”的釋義通常概括為:辭去官職;辭職。這一定義準确抓住了該詞的核心應用場景和含義 。

“退辭”意指主動辭去所擔任的職務、職位或身份,并離開相應的環境或位置。它蘊含着一種主動選擇離開、告别官場或現職的意味,常見于古代描述官員隱退或士人拒絕出仕的語境中,體現了淡泊名利或恪守節操的意向。其權威釋義主要來源于古代典籍用例(如《後漢書》)及大型漢語工具書(如《漢語大詞典》)的收錄和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退辭”的詞意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退辭”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uì cí,其核心含義為“主動放棄或辭去職務、地位”。在成語用法中,特指因受挫或遭遇困難而放棄原有職位或身份。

詳細解釋

  1. 字面構成
    由“退”和“辭”組成:“退”意為離開、放棄,“辭”指職務或地位,合指主動脫離原有職位。

  2. 語境差異

    • 成語用法:強調因挫折或困境而主動辭職,如“退辭高滿”出自《後漢書·李固傳》。
    • 一般用法:可泛指“除去、辭去”,如宋代文獻中用于描述君主退位。
  3. 古籍例證

    • 《後漢書·李固傳》提到梁商“退辭高滿”,意為辭去高位以整頓風氣。
    • 《清波雜志》記載宋高宗繼位時,“退辭履位之尊”指前任君主主動讓位。

近反義詞

使用注意

需根據語境區分其是否為成語。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曆史或文學場景,口語中更常用“辭職”“卸任”等替代。

若需進一步查詢古籍原文或近義詞擴展,可參考、4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射便美愁長殢酒大端灙漭迪喆棟折榱崩獨院兒罰典翻出肥遺膚寸而合幹欄告文孤景胡碴轇轕雞肥不下蛋矜愎旌幟金蕊開鑿快健快語流浪者隆中客淪失祿親驢性子賣主朦朦忪忪糜耗彌尾青摩加迪沙默默無聞謀量逆民徬徨失措前官歉歉清行勤學铨量呿頤結舌軟線乳床擅命省釋神景神遷食葛矢在弦上,不得不發説述薮澤酸悭同等學曆土俗惟恐無量心下鍬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