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糜耗的意思、糜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糜耗的解釋

糜費。《宋書·孝武帝紀》:“兵役糜耗,府藏散減。”《南史·循吏傳序》:“屬以 魏 軍入伐,疆埸大擾,兵車連歲,不遑啟居,軍國糜耗,從此衰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糜耗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無謂地消耗、浪費財物或資源,強調消耗的不必要性與損失性。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漢語大詞典》釋為“浪費;耗費”,本指粥糜的稠爛狀,引申為事物過度消耗至無用狀态。如《淮南子·兵略訓》“攻城略地,糜耗府庫”,指軍事行動過度消耗國庫儲備。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12卷,第1083頁。

  2. 《說文解字》注“耗,減也”,原指谷物減損,後泛指消耗、減損。《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耗”為“減損;消耗”,如“耗資”“耗神”。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28頁。


二、合成詞釋義

糜耗(mí hào)為同義複合詞,語義疊加強化:


三、近義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例句
糜耗 強調無益浪費,含批判意 “粗放經營糜耗自然資源。”
耗費 中性詞,僅指消耗過程 “項目耗費三年時間完成。”
消耗 可指合理或自然的損耗 “運動消耗大量體力。”

四、語用特征

  1. 語義傾向:

    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如政策批評(“財政糜耗”)、資源管理(“糜耗能源”)等。

  2. 搭配對象:

    常接“金錢”“物資”“時間”等抽象或具體資源,如“糜耗民力”“糜耗國帑”。


結論:糜耗作為漢語貶義動詞,凝結了“無益減損”的核心語義,其權威釋義及曆史用例均指向非必要、低效的資源消耗行為,適用于批判性經濟與社會分析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糜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財物、資源等因過度使用或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浪費或消耗。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語結構

3.古籍用例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現代應用

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線上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惠痷婪背匠犇急碧岑熾殖川骛瑳磨盜國登科吊民笃志好學飛闾鳳轸扶風帳紗敷治果菜海瀕橫草合演魂精空崖匡敕纍俘良車戀軒力學笃行龍騰鳳集驢鞍秘異旁面平瑩品字梅僻執欺弊歧迷卻來曲禮賞詠深根固蔕盛府生肖錢深知灼見蜀莊厮幫四垂四聖泝洄太陽系淘澄飛跌藤牌甜沃沃體側提到銅煲忘昏鹹京顯善邪門歪道席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