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的意思、大端的詳細解釋
大端的解釋
[important part] 主要的部分;重要的端緒;大概
故稱惡者,心之大端也。——《禮記·禮運》
今略舉大端,以喻吏民。——《後漢書·隗嚣傳》
詳細解釋
(1).主要的端緒。《禮記·禮運》:“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 孔穎達 疏:“端謂頭緒。” 毛 * 《論持久戰》三五:“依目前條件來看,戰争趨勢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
(2).謂事情的主要方面。《後漢書·隗嚣傳》:“ 新都侯 王莽 ,慢侮天地、悖道逆理……今略舉大端,以喻吏民。”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略録大端,不可具載。”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記》第二節:“以上六者,僅舉大端,自餘惡風,更僕難盡。”
(3).本原。 唐 陳子昂 《谏政理書》:“元氣,天地之始,萬物之祖,王政之大端也。”
(4).大抵,大約。《西遊記》第三五回:“那怪雖也能騰雲駕霧,不過是些法術,大端是凡胎未脫,到於寳貝裡就化了。”《中國歌謠資料·小曲》:“河那邊一隻鳳,我怎麼叫他不應?大端是我親人少緣分。”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網絡擴展解釋
“大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含義豐富且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大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重要方面,常用于概括核心内容或關鍵頭緒。例如《禮記·禮運》中提到:“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意為人的好惡是心性中的重要端緒。此外,它也可表示“大概”“大抵”,如《西遊記》中的用法:“大端怕漏了消息”。
二、引證與擴展解釋
-
經典文獻中的用法
- 《後漢書·隗嚣傳》用“今略舉大端”指列舉事情的主要方面。
-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及“戰争趨勢中的某些大端”,強調宏觀層面的關鍵要點。
- 白居易的《三教論衡》以“略錄大端”說明精簡核心内容的必要性。
-
哲學與思想層面的引申
- 在儒家學說中,“大端”被視作正統思想的代稱,如唐代陳子昂稱“元氣”為“王政之大端”。
- 宋代以後,“大端”還被用于描述事物的本原或頭緒,如《禮記》孔穎達疏:“端謂頭緒”。
三、相關成語與擴展用法
- 荦荦大端(luò luò dà duān):形容明顯而重要的部分,出自《史記·天官書》,如“此其荦荦大者”。
- 在棋類術語中,“大端”比喻占據優勢的一方,進一步引申為“主導地位”。
四、現代應用示例
- 寫作或論述時,常用“舉其大端”表示列舉要點(如的造句:“略舉大端,不可具載”)。
- 日常語境中,可指代“關鍵問題”或“核心矛盾”,如“此事大端已明,細節待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後漢書》等古籍,或查看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端這個詞的意思
大端(dà duān)這個詞是表示在計算機領域中,指的是一種字節存儲次序,即将數據的高位字節存儲在内存的低地址處。大端的存儲方式與小端相對,小端是将數據的低位字節存儲在内存的低地址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端的部首是大字旁,由丨(一)和扌(手)兩個部首組成。
大端的筆畫數量是9畫,由:丨、一、丨、一、丨、一、一、一、丨組成。
來源
大端這個詞來源于英文單詞"big-endian",最早由計算機科學家Danny Cohen在1976年提出的。他在論文中把計算機内存的存儲次序比喻成遊戲《格列佛遊記》中的兩個派别,一個派别喜歡從大端(人的正身)吃雞腿,而另一個派别則喜歡從小端(人的反身)吃雞腿。後來這個比喻就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科學中,用來表示字節存儲次序的不同方式。
繁體
在繁體中,大端這個詞的寫法是「大端」,部首和筆畫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大端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保持一緻,隻是一些細節可能有所差異。
例句
1. 這台計算機采用大端存儲方式。
2. 在網絡傳輸中,要注意數據的大端小端轉換。
組詞
大端序、大端模式、大端字節、大端網絡等。
近義詞
大序、大字節序。
反義詞
小端、小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