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俸祿養親。 唐 黃滔 《綿上碑》:“祿親者衆,名親者鮮。”
“祿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祿親”指以俸祿養親,即通過官員的俸祿來奉養父母或親屬。該詞由“祿”(俸祿)和“親”(父母、親屬)組合而成,強調用官職收入履行贍養責任。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黃滔的《綿上碑》,原文為:“祿親者衆,名親者鮮。” 意為“用俸祿奉養父母的人多,但以名譽孝行奉養父母的人少”。
該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孝道”的重視,尤其強調通過仕途經濟實現贍養義務的價值觀。與之相關的成語包括“福祿雙全”“進祿加官”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綿上碑》的原文分析。
祿親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示、父,拆分筆畫為8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日常生活中凡事能讓父親感到開心滿意的,都可以稱之為祿親。
在繁體中,祿親的寫法為祿親。繁體字中的"祿"意味着福氣、財富和祿位的意思,"親"代表了親近、親愛。組合起來,"祿親"一個詞彙形成了祝福和尊敬父親的含義。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祿親的筆畫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其基本形狀和意思沒有太大變化。曆經演變和發展,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文字形式已經趨于定型。
以下是一些例句演示祿親的使用:
1. 兒女回家給父親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他享受到了真正的祿親待遇。
2. 在父親生日這一天,我們給他送上了一份祿親的禮物,表達了我們對他的敬愛之意。
祿親的組詞包括祿位、祿山、祿豐等。其中,“祿位”指的是官職、地位;“祿山”是指山中的財富和祿位等;“祿豐”則代表了富足和祿位豐厚。
祿親的近義詞有: 福親,幸親,富親。這些詞語都體現了對父親的尊敬和祝福之意。
反義詞方面,祿親的反義詞沒有一個确切的詞語可以對應。與祿親的意思恰恰相反的詞彙會有“忽視父親”、“冷漠父親”等表達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