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頭的坐榻。因其色乳白,故名。 唐 皮日休 《寒日書齋即事》詩之一:“移時寂歷燒松子,盡日殷勤拂乳牀。”
(2).石鐘乳根部相聯的地方。又叫石床。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凡乳牀必因石脈而出,不自頑石出也。”參閱《政和證類本草·石鐘乳》、《本草綱目·石三·殷蘖》。
“乳床”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文獻來源:
石制坐榻
指顔色乳白的石頭制成的坐具,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寒日書齋即事》中提到的“盡日殷勤拂乳牀”,即描述此類器物。
石鐘乳根部
指溶洞中石鐘乳與地面或岩壁連接的部分,又稱“石床”。宋代範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記載:“凡乳牀必因石脈而出,不自頑石出也”,說明其地質特征。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乳床”可比喻母親的懷抱或溫暖舒適的環境,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引申義或現代語境下的罕見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桂海虞衡志》等古籍。
乳床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乳”和“床”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乚”和“廣”,總共有6個筆畫。乳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婚姻制度中的一個傳統習俗。
在古代,新婚夫婦結婚後,按照傳統習俗,新娘子會有一個安身的地方,稱為“乳床”。這個床通常是新娘子家裡特别準備的,用來接待新娘子新的家人。
在繁體字中,乳床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改變。在古代,乳床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通常是“乳榻”或“乳壇”。
以下是對“乳床”這個詞進行使用的一些例句:
以下是與“乳床”相關的一些組詞:
以下是與“乳床”意義相近的一些近義詞:
以下是與“乳床”意義相反的一些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