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量心的意思、無量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量心的解釋

佛教語。指佛菩薩普度無量衆生而應具有的精神。計有四種,即:給衆生歡樂為慈無量心;救衆生于苦難為悲無量心;見衆生離苦得樂而喜,為喜無量心,對衆生無憎無愛,一視同仁,為舍無量心。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昔者大師判八教曰:藏、通别、圓、頓、漸、秘密、不定……自初禪、四禪、四無量心,展轉至於師子奮迅三昧,漸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量心是佛教術語,指對一切衆生平等無分别、廣大無邊的慈悲心,強調其超越時空限制的無限性。其核心内涵包含以下四個維度,合稱“四無量心”:

  1. 慈無量心(Maitrī)

    願衆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以無嗔恨之心平等給予喜悅。

    典籍依據:《大智度論》卷二十雲:“慈名愛念衆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

  2. 悲無量心(Karuṇā)

    願衆生永離衆苦及衆苦因,深切拔除其苦難。

    典籍依據:《大正藏·增壹阿含經》載:“悲心愍傷,濟厄除患。”

  3. 喜無量心(Muditā)

    見衆生離苦得樂而生真誠隨喜,無嫉妒之心。

    典籍依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于他興盛,深生欣慰。”

  4. 舍無量心(Upekṣā)

    對衆生無愛憎偏執,平等無分别的甯靜心境。

    典籍依據:《清淨道論》強調:“舍離貪嗔,住于中道。”

哲學意涵:四無量心為大乘佛教根本教義,體現“自他平等”的菩提心基礎。其“無量”特性直指心量的無限擴展——破除我執、消融對立,最終達至“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究竟境界(《華嚴經》卷四十九)。實踐上需通過禅修培養,如《清淨道論》所述的“遍滿慈心觀”。

典籍來源參考:

  1. 《大智度論》(鸠摩羅什譯)
  2. 《增壹阿含經》(東晉僧伽提婆譯)
  3.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
  4. 《清淨道論》(覺音尊者著)

網絡擴展解釋

無量心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佛菩薩為普度無量衆生所具備的四種精神境界,合稱“四無量心”。具體解釋如下:

  1. 慈無量心
    給予衆生安樂與幸福,以無私的善意對待一切生命。例如幫助他人脫離困境、傳遞正向能量,體現“予樂”的核心。

  2. 悲無量心
    救拔衆生苦難,以同理心感知他人痛苦并主動施以援手。佛教倡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奉獻精神,強調超越自我局限的悲憫。

  3. 喜無量心
    見衆生離苦得樂而生歡喜,無論親疏敵友。這種喜悅不摻雜嫉妒或攀比,是對他人成就的純粹隨喜。

  4. 舍無量心
    以平等心對待衆生,不執着于愛憎分别。如《漢典》所述,需做到“無憎無愛,一視同仁”,破除偏執與分别心。

修習意義:四無量心不僅是修行者的精神準則,也被視為積累福報、淨化心靈的途徑。通過擴展慈悲喜舍的邊界,最終達到“無量”境界,即超越個體與時空限制的普遍關懷。

别人正在浏覽...

拜忏白首為郎奔喪跛匡財運亨通吃閉門羹醇醇實實錯讀大客車丹居吊棒凍裂度化返堿非特閣部跟上卦理寒裝豪勝河漢江淮橫插合榻黃雲白草化衣塵呼揭箭滴賤走稽察鈞樂考考老雕蟲雷填靈波零訊旅殡沒沒明教不變摸寫難忍泥窪子攀扯平安喏鉛黛晴燠秋魄耆秀如原以償僧帳山漏神策軍生活史水龍帶梳掃束矢絲蠒泗州塔銅匮五更雞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