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思、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解釋

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有話非說不可的時刻。《太平禦覽》卷五九七引 晉 王沉 《魏書》:“ 陳琳 作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頭風,是日疾發,卧讀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 太祖 平 鄴 ,謂 陳琳 曰:‘君昔為 本初 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 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太祖 愛其才,不咎。”

網絡擴展解釋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是一個經典成語,現從以下方面進行解析:

一、核心釋義
比喻形勢所迫,必須采取行動或不得不說出某些話。該成語通過弓箭蓄勢待發的場景,形象表達「無法中止、必須推進」的處境。

二、典故出處
源自三國時期陳琳與曹操的典故(《太平禦覽》引王沈《魏書》):

陳琳曾為袁紹撰寫讨伐曹操的檄文,後歸降曹操。曹操質問檄文中辱罵其父祖一事,陳琳答:「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曹操惜才未予追究。

三、用法示例

四、近義成語
箭在弦上、勢在必行、如箭在弦(、均有提及)

此成語至今仍廣泛用于形容國際局勢、商業決策等重大場景,其凝練表達與曆史底蘊使其成為漢語中的經典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思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是一個成語,意指箭已經拉滿弓弦,就不得不放出去發射。比喻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緊要的關頭,不得不采取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中的漢字“矢”部,是“弓矢”的“矢”,意為箭;“在”部,是“土在木上”,意為處于某種狀态;“弦”部,是“弓弦”中的“弦”,意為拉弓的弦;“上”部,是“蔔上下”的“上”,意為高處。

來源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春秋時期,記載在《左傳·成公二年》中。成公二年,楚國征伐齊國,當時楚莊王命令軍隊準備發射箭矢,箭矢已經拉滿弦,但莊王遲遲不發射。其侍臣勉勸莊王:箭已在弦上,不發射會讓敵人誤會你的軍隊有問題,因此不得不發射。莊王終于聽從了這個忠告。

繁體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注意“發”字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漢字“發”寫作“發”。

例句

當他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他知道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組詞

發揚光大、發人深省、發憤圖強、發自内心、發揚傳統、發表演講。

近義詞

危機四伏、迫在眉睫、危急關頭、緊要關頭。

反義詞

無獨有偶、水到渠成、一帆風順、順風順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