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韓海蘇潮的意思、韓海蘇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韓海蘇潮的解釋

見“ 韓潮蘇海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韓海蘇潮是漢語成語,典出宋代文學流派,特指韓愈與蘇轼(蘇洵、蘇轼、蘇轍父子)的文章風格,後引申為兩種迥異文風的并稱。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二、語源與流變

  1. 曆史淵源

    宋代文人已常以“韓文如海,蘇文如潮”對比二者風格(參見《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明代學者胡應麟在《詩薮》中進一步提煉為“韓海蘇潮”,成為固定表述。

    例:胡應麟評:“韓如海,蘇如潮,皆極言其文章氣象。”

  2. 風格對比

    • 韓愈風格:雄健渾厚,邏輯缜密,如海之浩瀚深沉(如《師說》《原道》)。
    • 蘇轼風格:灑脫靈動,情感澎湃,如潮之洶湧澎湃(如《赤壁賦》《留侯論》)。

三、現代用法與延伸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2卷,第1123頁 “韓海蘇潮”詞條。
  2. 《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8)第543頁,釋義及典故考據。
  3. 《中國文學批評術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風格論”章節,韓蘇對比分析。

五、典型例句

“明清散文承唐宋餘緒,有摹韓海之雄渾者,亦有效蘇潮之暢達者。”(《中國散文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韓海蘇潮”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文章氣勢磅礴、風格雄渾豪放,特指唐代韓愈和宋代蘇轼的文學創作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1.來源與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學者俞樾的《茶香室從鈔》,其中引用了李耆卿《文章精義》的比喻:“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後人将韓愈和蘇轼的文學風格合并為“韓海蘇潮”,或寫作“韓潮蘇海”“蘇海韓潮”。

2.具體含義

3.用法與場景

4.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獻用例或擴展閱讀,可參考清代《茶香室從鈔》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鸨公報録人表禮逋城錢殘俸蟬腹龜腸闡化篡權大口誕授登等鼎郊觀堆垛死屍發麻風舉雲搖高眼鲽構間盥饋鬼針草骨筋黑闆獲夷肩差交靈交辟家祚介事鲸寇旌幟鸠財救水抗足梁闇裂風景疠疾令録鱗素六月飛霜龍漢陸掠馬尾蜂鳥機炮囓臂怕懼跑上房平理蒱戲谯黜屈處山姜審斷說講填湊替換萬分往迹萬選青錢我侬巫兒銜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