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姜的意思、山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姜的解釋

(1).姜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其根、種子和花均可供藥用。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山姜花》:“山薑花,莖葉即薑也。根不堪食。於葉間吐花,作穗如麥粒,軟紅色。煎服之,治冷氣甚效。” 宋 蘇轼 《地黃》詩:“崖蜜助甘冷,山薑發芳辛。”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山薑》:“山薑生南方,葉似薑,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薑,今人以其子僞充草豆蔻,然其氣甚猛烈。”

(2).術的别名。參閱《爾雅·釋草》 宋 邢昺 疏、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術》。

(3).杜若的别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杜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山姜”一詞可從植物學、藥用價值及文化寓意三方面綜合解釋:

1. 植物學特征
山姜是姜科山姜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高可達70厘米,根莖橫生分枝,葉片近無柄,總狀花序頂生,花白色帶紅色脈紋,果實球形或橢圓形,種子多角形,具樟腦味,花果期為4-12月。其葉大色綠,花與果實鮮紅,兼具觀賞價值。

2. 藥用價值
山姜的根、種子、花均可入藥,主要功效包括:

3. 文化寓意
山姜因生長于山區且生命力頑強,常被引申為“堅韌不拔”的象征,形容人在困境中保持堅強意志。古代文獻如《南方草木狀》也記載其藥用特性,進一步強化了其文化内涵。

注意事項:山姜在不同地區有“高良姜”“土砂仁”等别名,需注意與相似藥材區分。藥用時建議遵醫囑,避免混淆或過量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姜

《山姜》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拆分部首為山(shān)和姜(jiāng),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山姜》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一書中,後經過演變成為現代漢字中的一個詞語。

繁體

《山姜》的繁體形式為「山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山姜》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相似且意義相同。

例句

1. 聽說山姜可以幫助消化,我最近一直在食用山姜。
2. 媽媽在菜肴裡加了一些山姜,使味道更加清爽。

組詞

組詞:山姜湯、山姜粉、山姜提取物、山姜口香糖。

近義詞

山姜的近義詞包括生姜、姜片、姜絲。

反義詞

山姜的反義詞為蒜末、蒜片、蒜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