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ig mouth]∶大嘴
(2) [boast]∶大話
(3) [***** member of a household]∶戶口中的成年人
(1).嘴大。《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兄 策 既定諸郡,時 權 年十五”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堅 為 下邳 丞時, 權 生,方頤大口,目有精光。”
(2).大話。《七國春秋平話》卷中:“爾一身在吾計中,不能自保,何須説大口也。”《太平天囯歌謠傳說集·打禮社》:“太平軍一來,他們立了局子,又添了一群喽啰,誇起大口來:‘小小 禮社 ,賽如 常州 。’” 魯迅 《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不料這大口竟誇得無影無蹤。”
(3).戶口中的成年人。《元史·唐仁祖傳》:“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給之。”
“大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字面指大嘴
形容嘴部較大的生理特征。例如《三國志》描述孫權“方頤大口,目有精光”。
引申為誇張言辭
指說大話或誇口,如《七國春秋平話》中“何須説大口也”,魯迅也提到“不料這大口竟誇得無影無蹤”。
戶籍術語
古代指戶口中的成年人,如《元史》記載“昔籍之小口,今已大矣,可偕以大口給之”。
日語“大口”除字面義外,還指大宗交易(如“大口の注文”),或張開嘴的動作(如“大口をあけて笑う”)。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語詞典、曆史文獻及日語用法的解釋,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