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韩海苏潮的意思、韩海苏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韩海苏潮的解释

见“ 韩潮苏海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韩海苏潮是汉语成语,典出宋代文学流派,特指韩愈与苏轼(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文章风格,后引申为两种迥异文风的并称。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二、语源与流变

  1. 历史渊源

    宋代文人已常以“韩文如海,苏文如潮”对比二者风格(参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进一步提炼为“韩海苏潮”,成为固定表述。

    例:胡应麟评:“韩如海,苏如潮,皆极言其文章气象。”

  2. 风格对比

    • 韩愈风格:雄健浑厚,逻辑缜密,如海之浩瀚深沉(如《师说》《原道》)。
    • 苏轼风格:洒脱灵动,情感澎湃,如潮之汹涌澎湃(如《赤壁赋》《留侯论》)。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卷,第1123页 “韩海苏潮”词条。
  2. 《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8)第543页,释义及典故考据。
  3. 《中国文学批评术语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风格论”章节,韩苏对比分析。

五、典型例句

“明清散文承唐宋余绪,有摹韩海之雄浑者,亦有效苏潮之畅达者。”(《中国散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韩海苏潮”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文章气势磅礴、风格雄浑豪放,特指唐代韩愈和宋代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1.来源与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清代学者俞樾的《茶香室从钞》,其中引用了李耆卿《文章精义》的比喻:“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后人将韩愈和苏轼的文学风格合并为“韩海苏潮”,或写作“韩潮苏海”“苏海韩潮”。

2.具体含义

3.用法与场景

4.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文献用例或扩展阅读,可参考清代《茶香室从钞》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能百巧把绝北府兵闭谷必由之路博腯裁复恻悯册玺淳熙出入将相翠云翘德业雕弱惰窳发洪风烈夫役公该刮剗归投鸿枢黄胖日头黄中环钱僵李代桃缄舌闭口郊尹解洗礼仅次于谨思金縢功九叠篆倦鸟知还拘窘骏骏理妆洛涧美劲儿梅兄迷离马虎盘获清概裘冕三头六面商代城墙遗址上锁深薄身谋霜蝶擡炮鮀江舃奕妄生穿凿五绔无烟钢香象渡河笑电嚣言磍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