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囓臂的意思、囓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囓臂的解釋

咬臂出血,以示堅決,誠信。囓,也寫作“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吳起 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 衛 郭門。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 起 不為卿相,不復入 衛 。’” 清 趙翼 《李郎曲》:“但申囓臂盟言切,并解纏頭旅食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囓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囓臂”(拼音:niè bì)指咬破手臂出血以表明決心或誠信的行為,常用于古代誓約或決絕場景。該詞中的“囓”通“齧”,意為“咬”()。


曆史典故與引證

  1. 《史記》中的典故
    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曾與母親訣别時“齧臂而盟”,立誓“不為卿相,不複入衛”,以此表達決絕之心()。
  2. 清代文學中的用例
    趙翼在《李郎曲》中寫道:“但申囓臂盟言切”,描述用咬臂盟誓的堅定場景()。

文化内涵


注意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詳細考證,可參考《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或清代詩文選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囓臂

囓臂(niao3bi4)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咬自己的手臂。它的拆分部首是囗和臂,囗是“囗”字的簡化形式,表示困住,臂表示手臂。

囓臂的筆畫數是7畫,其中囗部3畫,臂部4畫。

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的神話傳說,據說是因為有人心懷惡意,想傷害自己,于是咬自己的手臂。這個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比喻自作自受、自相殘害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囓臂的寫法為齧臂。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囓臂在古代的寫法為齧臂或囓若。

以下是一些囓臂的例句:

  1. 他因内心的痛苦而無法控制自己,不由自主地囓臂。
  2. 在困境中,他毫不妥協地囓臂,選擇了自我毀滅。

與囓臂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組詞:自助自劄、自食其果、自相殘殺。

近義詞:自虐。

反義詞:保護自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