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圭撮的意思、圭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圭撮的解釋

(1).古代兩種很小的容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度長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顔師古 注:“ 應劭 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 曰:‘六十四黍為圭。’”

(2).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 梁 陸倕 《新漏刻銘》:“壬寅漏成,進禦,以考辰正晷、測表候陰,不謬圭撮,無乖黍累。” 唐 柳宗元 《故銀青光祿大夫柳公行狀》:“夫器宏者,恥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難局以尋常之地。” 章炳麟 《五無論》:“是則衆生既盡,世界必無豪毛圭撮之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圭撮”是古代漢語中用于表示微小容量的量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圭撮”原指古代兩種極小的容量單位組合。《漢書·律曆志》記載:“量多少者不失圭撮”,顔師古注稱“六粟為一圭,四圭為一撮”(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漢書》卷二十一)。按《孫子算經》換算體系,1升=10合=100撮=1000圭,即1圭=0.001升,1撮=0.01升(來源: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

二、引申内涵 該詞常被用作比喻極微小的數量,如東漢王充《論衡·祀義》雲:“圭撮涉於貧友,吝情動於顔色”,喻指對待微薄之物的态度(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論衡》卷二十五)。宋代《太平禦覽》引《風俗通義》載“十黍為一累,十累為一铢”,進一步佐證其微量特性(來源: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太平禦覽》卷八百三十)。

三、文獻佐證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撮”為“四圭也”,并指出“漢人多言圭撮”(來源:中華書局影印本《說文解字注》)。現代《漢語大詞典》明确其雙重屬性:既作具體量詞,也引申為“極微少之量”(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1578頁)。

網絡擴展解釋

“圭撮”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極其微小的數量或物質。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引申意義

3.使用場景

4.例句參考

“圭撮”既指古代微小容量單位,也引申為對微量事物的比喻,適用于強調精确性或渺小性的語境。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書》及曆代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牓道被乘數駁論蠶舍成都平原承歡膝下赪莖傳賞辭證崔盧蹉跌大喜若狂地隣反爾發哕峰頂紛拏過山跳汗挂镮钏鑒明界牌精覈津鼓瞌睡漢量規利己陵德廬觀淪墊旅退蟒衫評話挈瓶且則傾筐倒箧青龍秦雪瑞禽塞道沈耽勝敗乃兵家常事盛化生途使刁市斤收索輸謝恕宥算家貪邪條牒條帚宛暍違天害理賢歌嘯亂骁黠懈勁系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