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索的意思、收索的詳細解釋
收索的解釋
索取。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劄子》:“況非見納役錢人戶,又須取之佗人,收索之間必不便得。”
詞語分解
- 收的解釋 收 ō 接到,接受:收發。收信。收支。收訖。收益。 藏或放置妥當:這是重要東西,要收好了。 割斷成熟的農作物:收割。收成。麥收。 招回:收兵。收港。 聚,合攏:收容。收理。收集。 結束:收尾。收煞。收
- 索的解釋 索 ǒ 大繩子或大鍊子:索子。索道。鋼索。絞索。線索。 搜尋,尋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還。索求。索取。勒索。 盡,毫無:索然無味。 單獨:離群索居。 姓。 筆畫數:; 部首:糸;
專業解析
"收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一、收取、征繳
指按法令或約定收回、索取(財物或欠款)。
例證:
《後漢書·皇甫規傳》記載官吏“收索民間馬匹”。
《宋史·食貨志》提到官府“收索曆年積欠”。
二、搜查、搜尋
指通過仔細檢查尋找目标(人或物)。
例證:
《資治通鑒》描述官兵“收索叛黨于山林”。
明清小說中常見“收索贓物于密室”的用法。
使用場景說明
- 古漢語語境
多用于官方文書或史籍,強調強制性獲取(如征稅、緝拿)。
- 現代漢語差異
當代更常用“搜索”“征收”等詞,“收索”僅見于特定方言或仿古表述。台灣地區仍保留“收索欠款”等用法。
參考資料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
- 《明清白話小說語料庫》
- 台灣《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收索”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ōu suǒ,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 核心釋義:指“索取”,即要求他人給予財物或資源。例如宋代蘇轍在《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劄子》中提到:“收索之間必不便得”,描述了向非納稅戶索取款項的行為。
- 現代擴展: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搜尋、查找”,如例句“收索你的關愛”“收索列表”等,但這類用法更接近“搜索”的現代網絡表達。
2.用法與場景
- 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官方或個體索取財物,強調強制性或非自願性(如稅收、征用等)。
- 現代應用:可指代主動搜索信息或資源的行為,如“收索數據庫”“收索文件路徑”。
3.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索取、征收、搜尋、查找。
- 注意: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例如,“收索”在古文中側重“強制獲取”,而現代網絡用語中可能更接近“搜索”。
4.權威來源參考
- 古籍例證:宋代蘇轍文獻。
- 現代詞典:《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演變,可查看相關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弱敗辱柏席霸緒别劍潮搐朝野上下澄靜饎爨倒用字道譽打手式電視攝影機獨筍子伏靈含沙蜮號弓鴻宮紅色保險箱涽涽繭蔔降幟家神疥疠經折寬條戀本軨軨劉棉花露立旅羇緑籬盟心蒙揜腼觍明劫墓次木蝱逆水行舟朋人牽子七覺分上根勝代攝像機試牍逝魄守邑甩筆頭子衰殘鐵石心汙窪下得手祥桑詳視鮮味枭私校閲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