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界牌的意思、界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界牌的解釋

在交界地方樹立的牌子,用做分界的标志。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論朝鮮商約界務禀》:“又 朝鮮 通文舘記丁卯年 鹹鏡道 觀察使 金有源 稱:‘有異樣人至 慶興府 東門外,聲稱為 俄羅斯 人,該國都統遣其在對岸界牌近處築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界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界牌指在兩地交界處設立的标志性牌子,用于明确劃分地理或行政邊界。例如國界、省界、縣界等區域的分界标志。

二、曆史與文獻應用

該詞在清代文獻中已有使用,如《上李伯相論朝鮮商約界務禀》提到俄羅斯人在“界牌近處築室”,反映了其作為國際邊界的标志作用。此外,地方志(如《都昌縣志》)也記載了以山嶺、橋梁等自然或人工地标作為“界牌”的實例。

三、實際應用案例

  1. 地理分界:如江西省都昌縣鳴山鄉的“界牌村委會”,以石碑明确地域界限;
  2. 行政标志:古代官府在管轄區域邊緣設立界牌,便于管理戶籍、稅收等事務。

四、抽象與比喻意義

在成語或現代語境中,“界牌”可引申為明确的規則或界限,例如法律中的權責劃分、商業合作中的責任範圍等。

補充說明

如需了解具體地區的界牌位置或曆史細節,可查閱地方志或民政部門公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界牌》的意思

《界牌》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意思是指在邊界上設立的标志或界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界牌》的拆分部首是牜(牛字旁)和片(片字底),其總共有8畫。

來源

《界牌》一詞源于古代,最早見于《左傳·文公五年》。在古代,人們通常在邊界上樹立界牌,用來表示不同地區或者不同國家之間的界限。

繁體

《界牌》的繁體字為「界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界牌」也有一種不同的寫法。具體寫法為「界田牌」,其中「田」是指界牌上的地塊或土地。

例句

1. 在兩國之間設置了界牌,以明确邊界。

2. 這座小村莊的界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代代相傳。

3. 我們沿着界牌行走,穿過了山脈和森林。

組詞

1. 界限:指各種事物之間的分界。

2. 牌坊:指用木石或磚石建造的樓閣形式的建築,用以表彰功勳或标示特定地點。

3. 地界:指地域的邊界。

近義詞

1. 界限

2. 邊界

3. 分界

反義詞

1. 合并

2. 聯合

3. 交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