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挈缾 ”。
“挈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與比喻兩個層面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挈”意為提、持,“瓶”指汲水用的小容器。因此,“挈瓶”字面指提瓶汲水的動作,例如唐代陳子昂《感遇》詩中“挈瓶者誰子”即描述提瓶取水的場景。
比喻意義
該詞更常用于比喻才智淺薄、見識有限。如《左傳·昭公七年》提到“雖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以“挈瓶之知”形容僅能守住本職的小智慧。陸機《文賦》中“患挈瓶之屢空”也以“挈瓶”暗喻才思匮乏。
部分現代解釋(如“形容醉酒”)可能為引申或誤讀,傳統文獻及權威詞典均以“才智淺小”為核心義項。建議結合古典文獻用例理解該詞。
挈瓶是一個表示“帶着瓶子”的詞彙,可以指代攜帶或拿着裝有液體的瓶子的動作。
根據漢字的部首和筆畫,挈瓶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
挈(qiè)是一個音符部首,意為拿取,表示拿着瓶子這個動作。
瓶(píng)是一個器物部首,表示容器,特指用來盛裝液體的小口短腹瓶。
挈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袖中緣》一文中,用來形容一個人攜帶着水瓶。
在繁體字中,挈瓶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寫法有時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挈瓶也不例外。
在古時候,挈瓶的寫法為 “(攜/攜) (甁/缾)”。
攜或攜(xié)與現代的挈(qiè)相同,表示拿取。
甁或缾(píng)與現代的瓶(píng)相同,表示用來盛裝液體的容器。
例句:
他挈瓶去井邊取水。
組詞:
挈水瓶、挈壺破天、挈寒讨暖。
近義詞:
提瓶、端瓶、拿瓶。
反義詞:
放下瓶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