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鑒明的意思、鑒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鑒明的解釋

亦作“鑒明”。1.鏡面明淨。《莊子·德充符》:“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

(2).審察明白。京劇《審龍珠》第十二場:“賊王府陷害我送官究辦,望大人細體察鑒明此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鑒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鏡面明淨

該義項源自《莊子·德充符》的哲學論述:“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 這裡的“鑒”指古代銅鏡,比喻鏡面光潔無塵時才能清晰映照事物,若沾染塵埃則失去明淨特性。此義項常被引申為保持内心澄澈或事物本質清明的重要性。

二、引申義:審察明晰

作為動詞使用時,指通過細緻觀察辨明真相。如京劇《審龍珠》台詞:“望大人細體察鑒明此寃”,即請求官員明察冤情。現代用法中常見于“以事明鑒明心智” 這類表達,強調通過借鑒前例來提升判斷力。

文學應用示例

阮籍《詠懷詩》中“薄帷鑒明月”,此處“鑒明”描述月光如鏡般映照帷幔,既含物理層面的明淨,又暗喻詩人對世事的洞察。

注:該詞在當代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日常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如需查詢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鑒明

鑒明是一個漢字詞,由“鑒”和“明”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鑒”字的部首是“金”,總共有12畫;

“明”字的部首是“日”,總共有8畫。

來源:

“鑒明”一詞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品藻》一書中,意為“辨明、辨别”。後來在演變過程中,逐漸擴展為“鑒别事物的真相”或“審查辨别”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鑒明常用于法律、科學研究等領域。

繁體:

繁體字“鑒明”将“鑒”的部分中的“金”字變為“钅”,總共有24畫;而“明”的部分則保持不變,總共有8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的形式與今天有所不同。雖然“鑒明”這個詞在古代并不廣泛使用,但“鑒”字和“明”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通過DNA鑒明,警方确認了兇手的身份。

2. 這部曆史小說鑒明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組詞:

1. 鑒定:确定事物的真實性或價值。

2. 鑒賞:欣賞和評價藝術品、文學作品等。

近義詞:

1. 辨别:辨認事物的真實性或差異。

2. 驗證:通過嚴格的檢查或試驗來确認事物的真實性或準确性。

反義詞:

1. 蒙混:欺騙、掩蓋真相。

2. 誤導:引導他人産生錯誤的觀點或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