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論的意思、駁論的詳細解釋
駁論的解釋
亦作“駮論”。1.文體名。猶駁議。《晉書·杜轸傳》:“ 軫 博聞廣涉,奏議駁論多見施用。” 宋 葉適 《運使直閣郎中王公墓志銘》:“ 常 之獄,有手刃傭主及家數人皆死,焚其廬。州以無證佐奏裁。公亟具駮論如法。”
(2).通過反駁對方的論點來闡明自己的論點。
詞語分解
- 駁的解釋 駁 (駁) ó 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旁人的意見:批駁。駁斥。駁倒(僶 )。反駁。駁論。駁議。 顔色不純夾雜着别的顔色:斑駁。駁雜。 大批貨物用船分載轉運:駁運。駁船(轉運用的小船。亦作“撥船”)。
- 論的解釋 論 (論) ù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論辯。論據。論者。議論。讨論。辯論。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學說,有系統的主張:系統論。 看待:一概而論。 衡量
網絡擴展解釋
“駁論”是漢語詞語,拼音為bó lùn,指通過反駁對方的論點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常用于議論文或辯論中。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定義與作用
- 核心含義:通過揭露和批駁錯誤或反動的論點,從而确立自己的觀點。
- 作用:以“破”為主,在辨明是非的同時推翻錯誤觀點,進而樹立正确主張。
二、常用方法
- 直接反駁:用事實或理論直接證明對方論點錯誤。例如,引用數據或權威研究否定對方結論。
- 反證法:通過證明對立論點的正确性來間接反駁原論點。如魯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通過肯定“有未失自信力的中國人”駁斥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謬論。
- 歸謬法:假設對方論點正确,推導出荒謬結論。例如,若認為“讀書無用”,可推導出“所有教育機構都應廢除”,從而暴露其不合理性。
三、反駁對象與要點
- 反駁論點:針對對方核心主張,如指出其違背常識或事實。
- 反駁論據:揭露對方論據虛假或片面,如用實證數據推翻其案例。
- 反駁論證:指出邏輯漏洞,如論據與論點無必然聯繫,或推理過程存在矛盾。
四、注意事項
- 需充分準備材料,分析錯誤言論的症結,抓住要害集中反駁。
- 區分“駁論”與“悖論”:後者是自相矛盾的命題(如“這句話是假的”),而前者是主動反駁的過程。
五、示例應用
學術論文中,若反對“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人類工作”,可通過駁論指出其忽視人類創造力、情感需求等局限性。
(綜合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駁論
"駁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駁"和"論"兩個部分。
"駁"字由"馬"和"爻"兩個部首組成,總筆畫數為16畫。
"論"字由"言"和"木"兩個部首組成,總筆畫數為6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莊子·莊子》一書中,意思是批駁、辯駁他人的觀點或論點。
在繁體字中,"駁論"這個詞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駁"字的舊寫形式為"駁","論"字的舊寫形式為"侖"。
以下是一些關于"駁論"這個詞語的例句:
- 他用事實和邏輯進行了一場精彩的駁論。
- 這篇文章是對前人觀點的駁論。
- 她以清晰的思路進行了一場有力的駁論。
一些與"駁論"相關的詞語包括:
- 組詞:駁斥、反駁、辯駁、批駁。
- 近義詞:辯論、争論、讨論。
- 反義詞:認同、接受、贊同。
總結起來,"駁論"是通過批駁、辯駁來反駁他人觀點的詞語,可以用于描述辯論、批評或讨論的情境,與其相關的詞語有很多,可以提供更多的視角和觀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