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笤帚。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四:“《集韻》雲:‘ 少康 作箕帚。’其用有二:一則編草為之,潔除室内,制則匾短,謂之條帚;一則束篠為之,擁掃庭院,制則叢長,謂之掃帚。” 魏鋼焰 《寶地-寶人-寶事》:“ 李德堂 一邊笑,一邊用條帚給她掃着。”
“條帚”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傳統分類:
現代應用:
總結來看,“條帚”主要指笤帚,既有實用功能,也在曆史文獻中體現傳統生活智慧。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農政全書》等古籍來源。
《條帚》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竹條捆紮而成的掃帚。
《條帚》的部首是“細部”(示意繩索的絲質的繩索),筆畫為10畫。
《條帚》一詞源于古代民間使用的掃帚工具,通過将竹條細繩紮緊,形成一個堅固的帚子,用于清除室内外的灰塵和污垢。
《條帚》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條帚」。
在古代,漢字《條帚》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略有區别。
1. 她用《條帚》掃得房間裡一塵不染。
2. 媽媽拿起《條帚》,認真地打掃地面上的垃圾。
結合《條帚》這個詞,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 纖細 (xiān xì): 細長,細小。
- 點綴 (diǎn zhuì): 飾以點綴,裝點。
- 無論 (wú lùn): 不管,無論。
與《條帚》相近義的詞語有:
- 掃帚 (sǎo zhǒu): 一種用來清除灰塵和污垢的工具。
- 笤帚 (tiáo zhǒu): 一種用細條捆紮而成的掃帚。
與《條帚》相反義的詞語有:
- 香薰 (xiāng xūn): 用香料熏制的物品,散發出香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