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lack dragon]∶青色的龍。也指東方星宿名。即蒼龍
(2) [the Orient God]∶道教所信奉的東方的神
(3) [the east]∶古時行軍以畫青龍的旗幟表示東方之位
(1).即蒼龍。四靈之一。古時以為祥瑞之物。《淮南子·覽冥訓》:“鳳皇翔於庭,麒麟遊於郊。青龍進駕,飛黃伏皁。”《宋書·符瑞志上》:“ 武王 沒, 成王 少, 周公 旦 攝政七年……乃與 成王 觀于 河 洛 ,沉璧,禮畢,王退俟,至于日昧,榮光并出幕 河 ,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于 洛 ,亦如之。”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五五:“青龍舉步行千裡,休道 蓬萊 歸路長。”
(2).喻指長而虬曲的青色物。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詩:“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 仇兆鳌 注:“青龍,用 費長房 竹杖事,切竹橋也。《楚辭》:‘麾蛟龍以津梁。’知橋可稱龍。” 唐 李賀 《官不來題皇甫湜先輩廳》詩:“官不來,官庭秋,老桐錯幹青龍愁。” 王琦 彙解:“桐老故有錯節,其勢夭矯翔舞,有若青龍之狀。”
(3).指駿馬。《呂氏春秋·本味》:“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 高誘 注:“匹,乘,皆馬名。《周禮》:七尺以上為龍,行迅謂之遺風。”《陳書·程靈洗傳》:“ 王琳 前軍東下, 靈洗 於 南陵 破之,虜其兵士,并獲青龍十餘乘。”
(4).東方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的總稱。《淮南子·兵略訓》:“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6*虎,前朱雀,後玄武。” 高誘 注:“角、亢為青龍。”《太平禦覽》卷五三九引《古豔詩》:“青龍前鋪席,白6*虎持榼壺。南鬥工鼓琴(瑟),北鬥吹笙竿(竽)。”
(5).太歲的别名。《淮南子·天文訓》:“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或曰天一,或曰太陰。”《後漢書·律曆志下》:“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時備成,萬物畢改,攝提遷次,青龍移辰,謂之歲。” 唐 姚合 《贈終南山傅山人》詩:“白馬時何晚,青龍歲欲終。”原注:“星紀躔次之義。” 清 龔自珍 《僞鼎行》:“皇帝七載,青龍麗於丁。”
(6).東方之神。 晉 葛洪 《抱樸子·感應》:“﹝ 老君 ﹞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6*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元武。”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九:“朱雀、元武、青龍、白6*虎為四方之神。”《雲笈七籤》卷二五:“尊神千千萬萬,在吾左右;左有青龍名 孟章 ,右有白6*虎名 監兵 ,前有朱雀名 陵光 ,後有玄武名 執明 。” 洪深 《趙閻王》第八幕:“左青龍,右白6*虎,雲涼佛前心,玄火神後心,先請天王将,後請黑煞神。”
(7).指左方。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6*虎之象也。”《水浒傳》第五一回:“﹝ 雷橫 ﹞入到裡面,便去青龍頭上第一位坐了。”
(8).賭局名目。玩押牌寶(賭6*博的一種)時,賭徒圍在四方,做莊的人叫“莊6*家”,莊6*家對面稱天門;右面稱人,亦稱白6*虎;左面是“地”,亦稱青龍。 魯迅 《呐喊·阿Q正傳》:“假使有錢,他便去押牌寶,一堆人蹲在地面上, 阿Q 即汗流滿面的夾在這中間,聲音他最響:‘青龍四百!’”參閱 魯迅 《書信集·緻山上正義》。
(9).古代谶緯家附會為以木德王者的瑞兆。《史記·封禅書》:“ 夏 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宋書·符瑞志上》:“ 夏 道将興,草木暢茂,青龍止于郊。”
(10).常與“白6*虎”對舉,用以表示一對相生相克的事物或概念。 明 王玉峰 《焚香記·折證》:“正是青龍共白6*虎同行,吉兇事全然未料。”
(11).指吉地。《天雨花》第十八回:“擺齊儀仗出門行,青龍吉地來轉過。”
(12).傳說 伏羲氏 時春官的名號。《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宓羲 龍師名官” 顔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師者長也,以龍紀其官長,故為龍師。春官為青龍,夏官為赤龍,秋官為白龍,冬官為黑龍,中官為黃龍。”
(13).即青龍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廂,象輿婉蟬於西清。” 呂向 注:“青龍、象輿,皆車也。” 唐 李白 《早望海霞邊》詩:“舉手何所待,青龍白6*虎車。”參見“ 青龍車 ”。
(14).指艦船。(1)戰艦名。即青龍艦。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排青龍之戰艦,鬭飛燕之船樓。”《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九年》:“ 樊猛 與左衛将軍 蔣元遜 将青龍八十艘於 白下 遊弈,以禦 六合 兵。”參見“ 青龍艦 ”。(2)用青色髹漆的龍舟。 唐 沉佺期 《三日梨園侍宴》詩:“畫鷁中流動,青龍上苑來。”《花月痕》第九回:“卻好亭外一條青龍,一條白龍,轟天振地的搶标。”
(15).飾青龍圖像的軍旗。《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6*虎。” 陳澔 集說:“朱鳥、玄武、青龍、白6*虎,四方宿名也,以為旗章。”《吳子·治兵》:“必左青龍,右白6*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
(16).道教指煉丹之物丹砂汞之屬。 唐 呂岩 《五言》之十四:“青龍精是汞,白6*虎水為鉛。”《雲笈七籤》卷六九:“丹砂者,是萬靈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而居清玄,緫禦萬靈,動之則離體,定之則乾成,能變化者,故號曰青龍。” 宋 蘇轼 《贈陳守道》詩:“白6*虎化坎青龍離,鎖禁姹女關嬰兒。” 查慎行 注:“本集《寄子由龍虎坎離之説》:‘龍者,汞也,精也,血也。出於腎而肝藏之,坎之物也。虎者,鉛也,氣也,力也。出於心而肺生之,離之物也。’青龍屬東,白6*虎屬西,此其正也。”
(17).即龍章。指佛教經典。因梵文字形如龍之蟠曲,故稱。 唐 章孝标 《蜀中贈廣上人》詩:“疏講青龍歸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園。”
(18). 唐 時所置九宮神壇的西北神壇名。《舊唐書·禮儀志四》:“請於京東朝日壇東,置九宮貴神壇……東南曰 招搖 ,正東曰 軒轅 ,東北曰 太陰 ,正南曰 天一 ,中央曰 天符 ,正北曰 太一 ,西南曰 攝提 ,正西曰 鹹池 ,西北曰 青龍 。”
(19).劍名。 清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六·刀劍錄缺》:“ 孫權 之六劍:白蛇、紫電、辟邪、流星、青龍、玄蛟。”
20.青菜的别名。 清 趙翼 《儒餐》詩:“儒餐自我窮奢處,白6*虎青龍一口吞。”自注:“俗以豆腐青菜為青龍白6*虎湯。”
21.山名。在今 南京市 東南。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 白鷺 映春洲, 青龍 見朝暾。” 仇兆鳌 注:“《江南通志》: 青龍山 ,在 江寧府 上元縣 東三十裡,山産石甚良,土人取為碑礎。”
22.水名。在今 上海市 青浦縣 北。 三國 吳 孫權 于此造青龍戰艦,因名。近江有 青龍鎮 , 宋 韓世宗 嘗駐軍于此,以禦 金 兵。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六·松江府》。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龍漢語 快速查詢。
青龍是漢語中承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型詞彙。從文字學角度分析,"青"指代東方之色,象征生機與生長;"龍"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具有通天徹地的神性特征。兩者結合形成的"青龍",在漢語體系中主要呈現以下三方面釋義:
一、天文曆法象征 青龍最初為二十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其星象排列形似龍形。在《淮南子·天文訓》中明确記載:"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印證青龍與春季、木行的對應關系。故宮博物院藏漢代瓦當上的四神紋樣,青龍造型與天文星圖高度吻合,佐證其天文屬性在早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二、哲學體系指代 在陰陽五行學說中,青龍位列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首,代表少陽之氣。《禮記·曲禮上》鄭玄注稱:"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揭示其在空間方位中的坐标意義。宋代朱熹《周易本義》通過"震為龍,屬東方木"的卦象解析,強化了青龍在易學體系中的哲學内涵。
三、文化符號演化 隨着道教文化發展,青龍被賦予守護神職能,《雲笈七籤》記載其為"孟章神君",主掌東方仙界。明清時期建築構件常見青龍紋飾,如北京社稷壇的東方青琉璃瓦構件,既體現禮制規範,又蘊含驅邪納吉的民俗寓意。現代漢語中"青龍"常作為祥瑞符號,出現在成語(如"青龍白虎")、地名(青龍縣)及企業命名中,延續其文化生命力。
(參考資料: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2.《中國天文考古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四象文化」專題)
青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象征意義的神獸,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維度解析:
青龍(又稱蒼龍、孟章)是“天之四靈”之一,代表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星象組合,其形象源自古人将星宿連綴為龍的想象。早在先秦時期,青龍就被視為太昊神的象征,漢代融入五行學說後,更成為東方之神,主掌春季與木元素。
青龍的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東方、生機、祥瑞展開,其文化影響力貫穿神話、天文、民俗等領域。若需了解更細分領域(如風水學中的青龍位),可進一步查閱專業資料。
熬不住八寸策傍佯癹骫抃笑博地撥麷齒如編貝稠濃從祖父賧佛膽烈巅一非寫實主義封刃鳳翔澉浦國統蒿箭接界犄角之勢靜甯禁居寄送眷仗駿馭靈貓利如立身行己謾切米粉潘泔旁求旁若無人千慮一得慊如鬈首染潢人間詞話日辔阮途喪期傘檐上禦殺傷力身親神嬗神效手鍊司夜唐虞統和退公畏閃五内俱崩下落不明香焰鹹陽火吸風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