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故舊之道相處。古,通“ 故 ”。《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鄭玄 箋:“其所以接及我者不以故處,甚違其初時。” 馬瑞辰 通釋:“古者,故之渻借,凡以故舊相處謂之故,故之言固也。”或以為以古道相處。 朱熹 集傳:“或雲,以古道相處。”
“古處”一詞源自《詩經·邶風·日月》中的“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
指以故舊之道相處,即按照舊有的情誼或方式維系關系。其中“古”通假“故”,意為“過去的、舊有的”(鄭玄箋注)。
延伸解讀
朱熹在《詩集傳》中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古處”可理解為以古道相處,即遵循古代的道德規範或交往方式。
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中強調“古”為“故”的假借,而朱熹則側重“古道”的倫理内涵,兩種解釋均被學界認可。
《古處》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遠古時代或古代的地方或場所。
《古處》的部首是古字旁,也就是“⺮”,總共有8個筆畫。
《古處》的來源和意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和曆史背景。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這個詞來描述古代的遺址、文物或者古老的社會制度和風俗。
《古處》的繁體字為「古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資料,古代《古處》的漢字寫法可能是「古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逐漸演變并最終規範為現代的「古處」。
1. 考古學家正在深入挖掘這片古處,希望能找到更多古代文明的遺迹。
2. 古處的石碑上刻滿了濃郁的曆史氣息。
1. 古迹:指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遺址或其他具有曆史文化價值的物體。
2. 古都:指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
3. 古風:指具有古代風貌或風格的藝術形式。
1. 古地:表示古代的地方。
2. 古境:表示古老的環境或場所。
1. 現代:表示目前的、現今的。
2. 當代:表示當前的、同一時代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