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刻的龍。古代祈雨時用之。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布澤木龍催,迎春土牛助。雨師習習灑,雲将飄飄翥。”
(2).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上》:“木龍樹。 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龍寺 ,寺有三層磚塔,高丈餘。塔側生一大樹,縈繞至塔頂,枝幹交橫,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帳。”
(3).護堤的木欄。《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 ﹞五年正月,知 滑州 陳堯佐 以西北水壞,城無外禦,築大隄……復就鑿橫木,下垂木數條,置水旁以護岸,謂之‘木龍’。”《元史·河渠志三》:“若木龍、蠶椽木、麥稭、扶樁、鐵叉、鐵吊、枝麻、搭火鈎、汲水、貯水等具皆有成數。”《清史稿·高宗紀三》:“丁卯,上奉皇太後渡 河 至 天妃閘 ,閲木龍。”
(4).傳說栖息在航海大船裡的蛇。 清 郁永河 《海上紀略》:“凡海舶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龍,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時曾不可見,亦不知所處,若見木龍去,則舟必敗。”
“木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古代用于祈雨儀式的木制龍形器物。唐代白居易在《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中提及“布澤木龍催”,描述了木龍在春季祈雨中的象征作用。
指一種名為“木龍樹”的植物,見于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該樹形态奇特,常與古寺磚塔共生,枝葉繁茂如帷帳。
宋代用于加固河堤的木制結構。《宋史·河渠志》記載,滑州知州陳堯佐曾以“木龍”護岸,通過橫木與垂木結合的方式抵禦水流侵蝕。
民間傳說中栖息于大型航海船隻内的蛇類,可能與古代航海文化中的神秘生物信仰相關。
在動漫《火影忍者》中,“木龍之術”是一種高階木遁忍術,初代火影和宇智波斑曾使用。木龍可壓制九尾并吸收對手查克拉,與須佐能乎匹敵。
在命理學中,“木龍”指出生于甲辰年(五行屬木的龍年)的人。此類人性格圓融聰慧,事業運佳,但需注意感情與健康問題。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獻、文學作品、水利記載及文化傳說等多方面釋義,具體語境需結合實際情況判斷。
《木龍》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種神秘的、寓意深遠的概念。
《木龍》的部首是木(mù),表示與木材有關。它由12個筆畫組成。
《木龍》是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木元素和龍象征性動物結合而成的詞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木龍」。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木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基本的形狀和字義并未改變。
1. 這個木龍雕像寓意吉祥和富貴。
2. 他的畫作中常常出現一條飛舞的木龍。
3. 傳說中,那片森林裡生活着一隻神奇的木龍。
木葉(木葉)、木棍(木棍)、木柴(木柴)。
木龛(木龛)、木蘭(木蘭)。
金龍(金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