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園囿名。也稱 梁園 。在今 河南 商丘縣 東。 漢 梁孝王 劉武 所築。為遊賞與延賓之所。《西京雜記》卷二:“ 梁孝王 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 曜華 之宮,築 兔園 。”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 梁王 不悅,遊於 兔園 。” 唐 黃滔 《寄越從事林嵩侍禦》詩:“莫戀 兔園 留看雪,已乘驄馬合淩霜。” 清 陳學泗 《紀事》詩:“多少 兔園 詞客老,空依北鬥望 蓬萊 。”
(2).即兔園冊。指淺近的書籍。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十一:“已就 丹陽 一小小講席,歲修不及三百金,背老親而獨遊,理兔園故業,青鐙顧影,悴可知已。” 康有為 《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甚乃《學》《庸》《論》《孟》之微言,亦隻守兔園坊本之陋説。”
(3).指淺陋之學。 清 龔自珍 《家塾策問二》:“近儒學術精嚴,十倍 明 儒,動譏 明 人為兔園、為鼠壤矣。”
“兔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漢代梁孝王劉武所建的園林,又稱梁園,位于今河南商丘東。該園以遊賞、宴賓著稱,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地标。其曆史可追溯至西漢時期,常被文人墨客提及,具有重要文化意義。
“兔園冊”是唐代編纂的啟蒙教材,後成為淺顯通俗書籍的代稱。例如清代龔自珍在書信中以此自嘲學問淺薄,康有為也曾用其批評科舉考試的僵化内容。此用法多含貶義,暗指學問不夠精深。
引申為對學術水平低下的諷刺,如清代學者批評明代儒學為“兔園”,強調學術嚴謹性的對比。這一含義與“兔園冊”的貶義用法密切相關。
部分現代資料提到“兔園”被用作成語,比喻逃避現實的避難所,源自寓言《兔園原》中兔子建立的安全領地。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衍生義。
注:前三個義項為傳統文獻中的常見解釋,第四項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龔自珍全集》等原始文獻。
兔園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兔子的所在地,也可以形容一個充滿兔子的地方。
兔園的部首是兔字的兔部,即卯部(一級部首)。
兔園的筆畫數為7畫。
兔園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兔指的是一種哺乳動物,園指的是一個圍起來的空間。将兩個詞合并在一起,表示兔子的所在地或含有兔子的地方。
繁體字中,兔園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兔字的形狀稍有差别,但兔園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1. 我們去兔園看看可愛的兔子吧。
2. 這個農場建了一個兔園,養了很多兔子。
兔子、兔籠、園林、園藝等。
兔舍、兔房、養兔場。
狗窩、貓窩、豬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