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足兀立的姿勢。常指武術的一種解數或某種技藝的一種身段。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熙朝樂事》:“觀中有雀竿之戲……有鷂子翻身、金雞獨立、 鐘馗 抹額、玉兔搗藥之類。”《鏡花緣》第七四回:“我是金雞獨立,要一足微長。”亦作“ 金鷄獨立 ”。 茅盾 《子夜》十七:“ 曼麗 ,你站在這桌子上金雞獨立,那一條腿不許放下來。”
“金雞獨立”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指用一條腿站立的姿勢,常見于中國武術或特定技藝中,後也泛指單腳站立的狀态。該詞既描述具體動作,也可比喻獨立支撐、獨樹一幟的抽象情境。
文學典籍
武術與技藝
作為武術招式,強調身體平衡與穩定性,常見于傳統套路表演。
在文化語境中,該詞可象征獨立堅持或獨特風格,如形容某領域中的佼佼者(如“他在學術界金雞獨立”)。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武術動作解析,可參考《鏡花緣》或武術教學資料。
漢字詞語"金雞獨立"常用來比喻某人行事态度堅決,毫不退縮。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金(钅)、鳥(鳥)
筆畫:金(8畫)、鳥(5畫)、獨(9畫)、立(5畫)
來源:據研究,《金雞獨立》一詞最早出自明朝戲曲《馬丹陽》。在劇中,馬丹陽在替沈珍珠說情時,用金雞獨立這個比喻形容自己的奉公守法、不畏強權的精神。
繁體:金雞獨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金"字在古代寫法是「釒」,而且「釒」表示同樣的意思。
「雞」字在古代寫法是「雞」。
例句:
他在面對困難時,像金雞獨立一樣,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
組詞:金錢、金屬、金牌、雞翅、雞蛋、獨特、獨立、獨處、立場、立即。
近義詞:堅定、果斷、執着、銳意、毅然。
反義詞:優柔寡斷、膽小怕事、優柔不斷、搖擺不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