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征詢。《新唐書·董晉傳》:“方 竇參 得君,裁可大事不關咨 晉 , 晉 循謹無所駁異。”
(2).囑咐;關照。 樓適夷 《鹽場》:“‘門不要闩了, 成和 還沒有回來。’老妻聽見了他急喘的聲音,便從床頭伸出頭來關咨他。”
“關咨”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語用角度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記載,“關”字在此處取“關聯、涉及”之義,“咨”則指“咨詢、商議”,二字組合後特指涉及重要事務的官方協商行為。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吏文輯覽》中“凡有軍機重事,必先關咨各道”,此處“關咨”指古代官府間就重大決策開展的正式公文往來。清代《六部成語注解》進一步明确其行政屬性,定義為“衙門之間就疑難事務請求指示的文書程式”。
在現代漢語語境下,該詞多保留其書面語特征,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例如在《明清公文制度考》中,學者将其與“移文”“咨呈”等古代行政術語并列,強調其“跨部門協調文書”的特殊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屬于專門性曆史術語。
“關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含義如下:
征詢
指向他人征求意見或商議事務。
例:《新唐書·董晉傳》記載“裁可大事不關咨晉”,指決策前未征詢董晉意見。
囑咐/關照
表示叮囑或關心他人。
例:樓適夷小說《鹽場》中,妻子叮囑丈夫“門不要闩了”,即用“關咨”表達關切。
艾餻氨綸唪誦辨麗邊區擦爾挖城内趁熟赤小豆崇長打野眼跕跕東西玉二二忽忽發顫分形連氣趕山亘隔鈎鐮紅小鬼華緘呼牛呼馬矯奪鯨騫疾日酒後失言疾味軍臨城下闿導可親臘糟蠡谷靈光理養龍書沒食子酸妙言鳴鐘閣摩戛撚枝齧臂之好鋪棻倩女離魂蜷屈挼挱入土為安上眼沈盧沈痗社樹攝影師疏黜疏從鼠竄天端彤丹蛧蜽枉上畏後生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