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書體。相傳 伏羲氏 時,有龍負圖出 河 。因以龍紀事,創立文字,稱龍書。 唐 韋續 《墨薮·五十六種書》:“ 太昊 庖犧氏 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
(2).指道教符箓。 唐 陸龜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詩:“将排鳳節分階易,欲校龍書下筆難。”
(3).古時 西域 書體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 西域 書有驢脣書、蓮葉書……龍書、鳥音書等,有六十四種。”
“龍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伏羲氏創字傳說
相傳伏羲氏時期,有龍背負圖紋從河中顯現,因此以“龍”為紀事符號,創立了最早的象形文字,稱為“龍書”。這種書體被視為中國文字的雛形之一,唐代文獻《墨薮·五十六種書》中也有相關記載。
西域書體
古時西域地區曾使用一種特殊書寫形式,也被稱為“龍書”,但具體形态已不可考。
在道教典籍中,“龍書”指代符箓或神秘符文,常用于宗教儀式。唐代詩人陸龜蒙的詩句“欲校龍書下筆難”即暗喻道教符箓的玄奧。
指代經典著作
引申為内容深刻、思想豐富的書籍,如“龍書一詞形象地比喻那些具有極高價值的書籍”()。
計算機領域經典教材
特指編譯原理領域的權威著作《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因其封面繪有騎士與象征“複雜編譯器設計”的恐龍圖案,被昵稱為“龍書”()。
“龍書”也可用于姓名,寓意父母期望子女勤學成才。例如四川省三台縣人龍書,畢業于青海大學()。
“龍書”涵蓋曆史、宗教、文學、計算機科學等多領域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龍書》一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龍”是指傳說中的神秘生物,象征着力量和智慧;而“書”則代表着書籍、文化和知識。
“龍書”的拆分部首是“龍”字的“龍”,而筆畫數為14畫。
《龍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由于中國文化中對龍的特殊崇拜和重視,将“龍”與“書”結合形成了這個詞。同時,《龍書》也有繁體字“龍書”的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最早的字形是象征龍形狀(即原始甲骨文),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現代漢字形态。
1. 他閱讀了很多古代典籍,其中《龍書》是他最喜歡的一本。
2. 這個圖書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龍書》,吸引了許多學者前來研究。
龍珠、龍門、龍鳳胎、龍争虎鬥、龍潭虎穴
蛟書、龍卷風、龍騰虎躍
鳥書、雞毛蒜皮、魚目混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