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征询。《新唐书·董晋传》:“方 竇参 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 晋 , 晋 循谨无所驳异。”
(2).嘱咐;关照。 楼适夷 《盐场》:“‘门不要闩了, 成和 还没有回来。’老妻听见了他急喘的声音,便从床头伸出头来关咨他。”
“关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主要含义如下:
征询
指向他人征求意见或商议事务。
例:《新唐书·董晋传》记载“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指决策前未征询董晋意见。
嘱咐/关照
表示叮嘱或关心他人。
例:楼适夷小说《盐场》中,妻子叮嘱丈夫“门不要闩了”,即用“关咨”表达关切。
《关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它指的是关心和咨询的意思。
《关咨》这个词拆分成了两个部首,分别是“⼈”和“文”。其中,“⼈”代表人,而“文”代表文化、文字。
根据《康熙字典》,《关咨》的总笔画数是11。
《关咨》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交流和咨询行为。在古代社会,人们相互关心和咨询事情非常普遍,并且这种行为被视为尊重和关怀他人的表现。
《关咨》的繁体字是「關諮」。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关咨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一般来说,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现代汉字相似。
1. 他非常关咨我的健康情况。
2. 我需要你的关咨来解决这个问题。
1. 关心:表示关注和在乎。
2. 咨询:表示向他人寻求意见或建议。
3. 关切:表示关心和担心。
1. 关注:表示注意和关心。
2. 关心:表示关注和在乎。
3. 倾听:表示倾听别人的问题或烦恼。
1. 忽视:表示忽略和不关心。
2. 不问不闻:表示对别人的事情完全不关心。
3. 漠不相关:表示对某事完全没有兴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