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枉上的意思、枉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枉上的解釋

不正之君主。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義法》:“雖有亂世枉上,莫不欲正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枉上”在現代漢語中屬于非常用組合詞彙,目前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及《漢語大詞典》收錄為獨立詞條。根據單字釋義可作如下分析:

一、詞義分解

  1. 枉(《現代漢語詞典》):①形容詞,指彎曲、不正直,如“矯枉過正”;②動詞,含冤屈、違背之意,如“枉法”;③副詞,表徒然,如“枉費心機”。
  2. 上(《漢語大詞典》):①方位詞,指高位或表面,如“上部”;②動詞表動作趨向,如“上升”;③形容詞指等級高,如“上等”。

二、組合推測 “枉上”可能為古漢語或方言中的臨時性組合,需結合語境理解:

三、語用建議 該詞在正式書面語中建議避免單獨使用,若需引用需标注具體文獻來源(如《日知錄·卷九》)。當代語言使用中,更推薦采用“違法亂紀”“徒勞無功”等标準化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枉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枉上”指不正之君主,即行為或品德不符合正道的統治者。該詞出自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仁義法》:“雖有亂世枉上,莫不欲正人”,強調即使君主自身不正,仍希望臣民保持正直。

  2. 構詞解析

    • 枉:本義為“彎曲、不直”,引申為“不合正道、違法曲斷”(如“貪贓枉法”)或“冤屈”(如“冤枉”)。
    • 上:此處指地位高者,特指君主。
      組合後,“枉上”即形容君主偏離正道,行為失德。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批判性語境,如董仲舒借“枉上”表達對君主品行的規勸。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偶見于文學或學術讨論(如引用古籍或分析古代政治思想)。

  4. 相關延伸

    • 近義詞:昏君、暴君(側重不同,前者強調昏庸,後者強調殘暴)。
    • 反義詞:明君、聖主。

如需進一步了解“枉”的詳細字義(如“矯枉過正”“枉駕”等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寶函邊帶不恪酬恩蠢材淳潔楚瓦摧戕大錯曡子底圖笃信泛交封建論豐泰風雨連床豐中幹祫蚼蠋盥浴庋藏酣狎纥支支鴻漸戛磨江浦嗟伏解衣般礴季鹹劇難距堙巨子寇萊公林光漏越齧镞膩玉配戶塹坎缲藉清觞秦晉之盟酋渠冗職如像三反四覆三智五猜施舍唆擺縮微書談義讨臊頹陵推窮萬流猥官文化生活出版社閑飰相仇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