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鈎鐮"。
2.農用鐮刀。
3.兵船用具。在長竹頂端裝置彎刃﹐用以鈎船﹑割繩。參閱明郭钰《武備志.鈎鐮圖說》。
鈎鐮(亦寫作“鈎鐮”)是一個多用途的古代工具及兵器,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釋:
農用器具
作為鐮刀的變種,主要用于收割農作物。漢代鄭玄在《周禮·秋官》注疏中提到,鈎鐮用于夏季除草時「迫切芟之」,北齊劉晝《新論·適才》更以「獲穗」功能說明其農耕實用性。
水戰兵器
軍事用途上,鈎鐮被改造為長柄兵器,頂端帶彎刃,明代《武備志·鈎鐮圖說》記載其可鈎割敵船纜繩或攀附船體,是古代水戰的重要裝備。
詞義演變
該詞在古籍中常與「鈎鐮」混用,字形的細微差異可能源于不同時期、地域的書寫習慣,但核心指代功能一緻。
文化衍生
現代語境中,鈎鐮被引入遊戲《仙劍奇俠傳三》作為武器道具,體現傳統文化符號在當代的再創作。
需注意:各文獻對鈎鐮的形制記載較簡略,具體樣式可能隨朝代更疊而變化。若需考證詳細形制,建議查閱《武備志》等古籍原文。
鈎鐮(gōu gā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鈎”和“鐮”。鈎字是指一個帶有曲折形狀的物體,常用于挂物或捆綁物品。鐮字則表示一種用于割取莊稼或刈割草地的農具,具有彎曲的刃和長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鈎(钅+勾),鐮(金+廉)。
來源: 鈎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文獻。在古時候,人們常常用鐮來收割莊稼或割取草地上的雜草。而鈎常用于捆綁物品或挂物。因此,這個詞的本意是指用于割取或收割的鈎和鐮。
繁體: 鈎鐮。
古時候漢字寫法: 鈎鐮。
例句:
1. 他手裡拿着一把鋒利的鈎鐮,正在田地裡收割莊稼。
2. 農民工人們用鈎鐮将莊稼割下來。
組詞: 鐮刀、鐮鐵、鈎心鬥角。
近義詞: 刀耕火種、鋤地播種。
反義詞: 挖掘機、收割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