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鐮的意思、鈎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鐮的解釋

1.亦作"鈎鐮"。

2.農用鐮刀。

3.兵船用具。在長竹頂端裝置彎刃﹐用以鈎船﹑割繩。參閱明郭钰《武備志.鈎鐮圖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鐮,漢語複合詞,由“鈎”與“鐮”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形結構與讀音

    “鈎”指彎曲的金屬器具,表形聲字,從金從句;“鐮”即鐮刀,本作“鎌”,後衍化為“鐮”。二字合讀為“gōu lián”,《漢語大詞典》标注其聲調為陰平、陽平。

  2. 曆史演變與功能

    鈎鐮最初為農業工具,用于收割帶藤蔓的農作物(如豆類),後演變為兵器。宋代《武經總要》記載其形制:“刃曲如鐮,柄端加鈎”,兼具鈎割與砍殺功能。明代《練兵實紀》稱其為“鈎鐮槍”,屬步兵對抗騎兵的制式武器。

  3. 典籍與文學例證

    《墨子·備穴》提到以鈎鐮破壞敵方攻城器械;《水浒傳》第五十五回“徐甯教使鈎鐮槍”詳述其戰術應用,印證其軍事地位。清代《農政全書》則回歸其農具屬性,稱其“刈獲禾稻,鈎除根莖”。

  4. 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刃口彎曲的鐮刀,亦作兵器”;《辭海》補充其“雙刃帶齒”特征;《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單列“鈎鐮”條目,強調其“鈎拽馬腿”的戰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鈎鐮(亦寫作“鈎鐮”)是一個多用途的古代工具及兵器,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釋:

  1. 農用器具
    作為鐮刀的變種,主要用于收割農作物。漢代鄭玄在《周禮·秋官》注疏中提到,鈎鐮用于夏季除草時「迫切芟之」,北齊劉晝《新論·適才》更以「獲穗」功能說明其農耕實用性。

  2. 水戰兵器
    軍事用途上,鈎鐮被改造為長柄兵器,頂端帶彎刃,明代《武備志·鈎鐮圖說》記載其可鈎割敵船纜繩或攀附船體,是古代水戰的重要裝備。

  3. 詞義演變
    該詞在古籍中常與「鈎鐮」混用,字形的細微差異可能源于不同時期、地域的書寫習慣,但核心指代功能一緻。

  4. 文化衍生
    現代語境中,鈎鐮被引入遊戲《仙劍奇俠傳三》作為武器道具,體現傳統文化符號在當代的再創作。

需注意:各文獻對鈎鐮的形制記載較簡略,具體樣式可能隨朝代更疊而變化。若需考證詳細形制,建議查閱《武備志》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汗巴俚頒冰抱殘守阙悲腸本分官筆洗財會禅龛承吏承天命儲嫡出汗催生丹臉唔笃杜陵野老鈍獘飛槳附訛稾枲哥兒宮恩古樂府還觀好吹牛橫敢歡愛徽睇魂懾色沮艱阨徼墨解囊相助疾憎駿業巨驵阚月可地延連鐖靈威仰闾丘麥爾登呢秘典愍恻般纏戕折千年恨巧兒磬聲三邊形聖門盛名難副輸掠肅軍天牕銅管樂潼函通目圍城打援纖毛